[发明专利]一种双甘膦母液的综合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212210.1 | 申请日: | 2008-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4826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21 |
发明(设计)人: | 何红军;熊苏义;姜友法;孔勇;王宝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扬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苏优士化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D3/14 | 分类号: | C01D3/14;C25B1/16;C07F9/3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万科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张亚军;夏新 |
地址: | 225009***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甘膦 母液 综合 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药母液的处理方法,尤其涉及一种IDA路线双甘膦合成所得含氯化钠母液的综合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草甘膦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有机膦除草剂,其具有高效、广谱、低毒、安全的特点,对多年生的深根恶性杂草的防治非常有效。作为高效、低毒、灭生性的除草剂,草甘膦的使用已逾25年。近年来,由于抗草甘膦的转基因农作物的大规模推广,使得其施用更加方便,草甘膦的市场需求迅速增长,不断替代其他类的除草剂,已连续多年占据世界农药销售的首位。
草甘膦的生产方法主要有两种:甘氨酸路线和IDA路线,其中N-膦酰基甲基亚氨基二乙酸(简称双甘膦)是IDA路线生产草甘膦的中间体,分子式为:
根据起始原料的不同IDA路线还可分为亚胺基二乙腈和二乙醇胺两种方法。在起始原料为亚胺基二乙腈或二乙醇胺的IDA路线中,亚氨基二乙酸二钠盐(1、由二乙醇胺,催化剂在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催化脱氢制取,2、由亚氨基二乙腈水解得到)酸化后与亚磷酸,甲醛在酸性条件下反应生成双甘膦,经重结晶后得到双甘膦和双甘膦母液。该工艺不可避免会产生含氯化钠、双甘膦的酸性母液,该母液中含有0.5~3%(质量百分,下同)的双甘膦和5%~24%的氯化钠。在目前的生产过程中,处理此种母液较为困难,母液作为废水处理不仅浪费资源,而且还污染环境。
对于上述母液,不少人做了回收利用研究,但都不够全面。公开号为CN1422275A和CN1837105A的专利申请中仅仅将废水中的氯化钠回收利用,双甘膦未得到利用;公开号为CN101041527A的专利申请中回收利用了废水中的双甘膦,但未对废水进行全面,综合处理。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了一种双甘膦废水的综合处理方法,该方法能够回收废水中高价值的双甘膦和副产氯化钠,副产氯化钠经过处理,可用于电解生产烧碱。
发明内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双甘膦母液的综合处理方法,所述的母液是在IDA路线的双甘膦生产过程中,双甘膦结晶在体系中析出后产生的母液,母液中含有占总重量0.5~3%的双甘膦和5~24%的氯化钠,所述综合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用纳滤膜浓缩所述母液,将富含双甘膦及其同系物的浓缩液用于回收双甘膦,将含有氯化钠的淡液处理得到精制盐,可直接用于电解生产烧碱。
所述采用纳滤膜浓缩所述母液是使经预处理除去杂质和胶体的母液进入纳滤膜系统,将母液分为两段,浓侧为富含双甘膦的浓液,其中双甘膦浓度达到5~15%,用于回收双甘膦;淡侧出水含双甘膦0.01~0.1%,含氯化钠4~23%。
所述纳滤膜为卷式或板式纳滤膜,膜孔径范围0.0005~0.1微米,截留分子量50~1000,操作压力0.5~6Mpa。
所述处理淡液得到精盐的方法是通过蒸发结晶得到粗氯化钠,然后粗氯化钠经焙烧和除磷处理,得到精制盐。
所述蒸发结晶是将所述淡液蒸发脱水后得到的液体离心回收氯化钠,得到的粗氯化钠中,按重量计,氯化钠含量大于97%,有机碳含量为100~1000ppm,总氮含量为100~1000ppm,总磷含量为200~1500ppm。
所述蒸发采用串联方式组合的多效蒸发器,其操作压力-0.09Mpa~0.2Mpa之间;所述多效蒸发器为2~12效蒸发器。
所述焙烧是将粗氯化钠在200~1500℃下焙烧0.1~10小时,除去有机物和氮。
所述焙烧采用回转窑,热裂解式焚烧炉,焚烧床层温度200~1500℃,时间0.1~10小时,焙烧后的氯化钠中含总氮0.2~30ppm、有机碳0.5~40ppm、总磷100~1500ppm;焚烧以煤、柴油、天然气、富氢气为辅助燃料,焚毁去除率达到99%以上。
所述除磷处理可以是:将经过焙烧的粗氯化钠配置成浓度为4~27%的水溶液后,溶液含磷50~200ppm,调节pH=9~12,加入均占氯化钠水溶液0.1~3%重量百分比的除磷剂和絮凝剂,在0~45℃下反应0.1~20hr。处理后溶液中含磷小于3ppm,总氮小于4ppm,有机碳含量小于10ppm。
所述除磷处理也可以是:将经过焙烧的粗氯化钠配置成浓度为4~27%的水溶液后,溶液含磷50~200ppm,调节pH=7~9,然后采用膜过滤除磷;膜过滤淡侧出水含磷小于3ppm,总氮小于4ppm,有机碳含量小于10ppm,氯化钠15~27%。过滤使用膜为卷式或板式纳滤膜;纳滤膜为聚酰胺、聚砜的复合膜;膜孔径范围0.0005~0.1微米,截留分子量50~1000,操作压力0.5~6M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扬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苏优士化学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扬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苏优士化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122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报警装置的防盗门
- 下一篇:一种气化站气体自动排放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