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甘膦母液的综合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212210.1 | 申请日: | 2008-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4826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21 |
发明(设计)人: | 何红军;熊苏义;姜友法;孔勇;王宝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扬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苏优士化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D3/14 | 分类号: | C01D3/14;C25B1/16;C07F9/3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万科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张亚军;夏新 |
地址: | 225009***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甘膦 母液 综合 处理 方法 | ||
1.一种双甘膦母液的综合处理方法,所述的母液是在IDA路线的双甘膦生产过程中,双甘膦结晶在体系中析出后产生的母液,母液中含有占总重量0.5~3%的双甘膦和5~24%的氯化钠,其特征在于:采用纳滤膜浓缩所述母液,将富含双甘膦及其同系物的浓缩液用于回收双甘膦,将含有氯化钠的淡液处理得到精制盐,可直接用于电解生产烧碱;
所述处理淡液得到精盐的方法是通过蒸发结晶得到粗氯化钠,然后粗氯化钠经焙烧和除磷处理,得到精制盐;
所述蒸发结晶是将淡液蒸发脱水后得到浓缩液体,然后离心回收氯化钠;得到的粗氯化钠中,按重量计,氯化钠含量大于97%,有机碳含量为100~1000ppm,总氮含量为100~1000ppm,总磷含量为200~1500ppm;
所述焙烧是将粗氯化钠在200~1500℃下焙烧0.1~10小时,除去有机物和氮;
所述除磷处理是将经过焙烧的粗氯化钠配制成浓度为4~27%的水溶液后,加入均占氯化钠水溶液0.1~3%重量百分比的除磷剂和絮凝剂,在0~45℃下反应0.1~20hr。
2.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甘膦母液的综合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纳滤膜浓缩所述母液是使经预处理除去杂质和胶体的母液进入纳滤膜系统,将母液分为两段,浓侧为富含双甘膦的浓液,其中双甘膦浓度达到5~15%,用于回收双甘膦;淡侧出水含双甘膦0.01~0.1%,含氯化钠4~23%。
3.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甘膦母液的综合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滤膜为卷式或板式纳滤膜,膜孔径范围0.0005~0.1微米,截留分子量50~1000,操作压力0.5~6MPa。
4.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甘膦母液的综合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采用串联方式组合的多效蒸发器,其操作压力-0.09MPa~0.2MPa之间;所述串联方式组合的多效蒸发器为2~12效蒸发器。
5.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甘膦母液的综合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除磷剂选自铝、钙或铁盐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所述絮凝剂为PAM高分子絮凝剂。
6.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甘膦母液的综合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除磷剂为氯化钙或氯化镁。
7.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甘膦母液的综合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经过焙烧的粗氯化钠配制成浓度为4~27%的水溶液后,采用膜过滤除磷,过滤使用膜为卷式或板式纳滤膜;纳滤膜为聚酰胺、聚砜的复合膜;膜孔径范围0.0005~0.1微米,截留分子量50~1000,操作压力0.5~6MPa。
8.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甘膦母液的综合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经过焙烧的粗氯化钠配制成浓度为4~27%的水溶液后,先加入氯化钠水溶液0.1~3%重量百分比的除磷剂,在0~45℃下反应0.1~20hr,再采用膜过滤除磷,过滤使用膜为卷式或板式纳滤膜;纳滤膜为聚酰胺、聚砜的复合膜;膜孔径范围0.0005~0.1微米,截留分子量50~1000,操作压力0.5~6M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扬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苏优士化学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扬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苏优士化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1221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报警装置的防盗门
- 下一篇:一种气化站气体自动排放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