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没食子酰基葡萄糖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与用途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810211764.X 申请日: 2008-09-24
公开(公告)号: CN101683350A 公开(公告)日: 2010-03-31
发明(设计)人: 崔承彬;李长伟;蔡兵;韩冰;李明明;范明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
主分类号: A61K31/7024 分类号: A61K31/7024;A61K36/22;A61P35/00;A61K131/00
代理公司: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顾颂逦
地址: 100850***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没食子酰基 葡萄 糖类 化合物 制备 方法 用途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药用植物南酸枣提取物中所含没食子酰基葡萄糖类化 合物的制备方法,以及这些化合物用于制备抗肿瘤或抗缺氧药物、抗缺 氧保健品等功能性食品的用途。

背景技术:

氧在人的生命活动中是不可或缺的,在体内组织和细胞的能量代谢中 氧分子发挥着重要作用。多种因素可导致人体组织和细胞的供氧不足,如 某些疾病或身处特殊低氧环境(如高原)等,而缺氧又反过来可造成细胞、 组织损伤乃至各种严重疾病,如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以及并发的心脑血管 疾病、免疫机能低下等。严重缺氧往往还成为许多相关危重病人死亡的直 接原因。因此,抗缺氧剂的研究与开发受到关注。

癌症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全世界每年死于癌症的病人约500万; 最近的统计资料表明,我国每年有160万肿瘤患者,近130万人死于肿 瘤,且肿瘤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和年轻化的趋势,其死亡率占总死亡人口 的1/5,成为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之一。癌症的研究已有上百年的历史, 但至今癌症仍然在猖獗肆虐,因此如何预防和治疗癌症在二十一世纪仍然 是人类面临的一大难题。

南酸枣Choerospondias axillaries(Roxb.)Burtt.et Hill.为漆树科南 酸枣属植物,其树皮和果实入药(江苏新医学院编,中药大辞典,上册,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397-398页和第1564页),干燥 果实已作为中药“广枣”收入我国2005年版药典(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年,第29-30 页)。南酸枣的化学成分有些已有报道,其粗提物、总黄酮或某些单体 化合物的抗菌、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肿瘤等活性也有报道(李长伟等; 南酸枣的研究进展:解放军药学学报,2008年第24卷第3期,第231-234 页)。此外,南酸枣果实总黄酮的缺氧保护作用也曾有文献记载(李增 晞等;广枣总黄酮对动物耐缺氧和急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中草药,1984 年第15卷第6期,第25-27页),但其中抗缺氧活性成分尚未阐明。本 发明涉及的从南酸枣提取物中分离制备的没食子酰基葡萄糖类化合物的 抗缺氧、抗肿瘤活性及其用途至今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人发现药用植物南酸枣的含水醇浸膏、其乙酸乙酯萃取物、 正丁醇萃取物、柱层析组分等多种提取物具有很好的抗缺氧活性及抗肿 瘤活性,并从这些提取物中首次发现并分离制备了具有抗缺氧及抗肿瘤 活性的1-O-没食子酰基-β-D-葡萄吡喃糖(化合物I)、1,6-二-O-没食子 酰基-β-D-葡萄吡喃糖(化合物II),1,4-二-O-没食子酰基-β-D-葡萄吡 喃糖(化合物III),1,4,6-三-O-没食子酰基-β-D-葡萄吡喃糖(化合物 IV)、1,3,4,6-四-O-没食子酰基-β-D-葡萄吡喃糖(化合物V)等五个没 食子酰基葡萄糖类化合物。

因此,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涉化合物I~V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以及这些化合物的抗缺氧、抗肿瘤相关生物活性。

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涉及制备化合物I~V及其盐类的方法,所述方 法包括用醇或含水醇对植物原料如南酸枣进行提取,再经过分离纯化得 到目的化合物。

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涉及上述化合物I~V及其盐类作为活性成分 的抗缺氧及抗肿瘤药物组合物、抗缺氧保健品等功能性食品。

上述化合物I~V的制备方法是,用含水醇浸泡提取南酸枣植物材 料,获得含有上述化合物的粗浸膏,再用分离手段,纯化制备粗浸膏中 的上述化合物。所述含水醇是60%~95%(v/v)的含水乙醇,所述分离 手段包括天然产物化学领域的专业人士所熟知的液-液萃取、柱层析、薄 层层析、高效液相层析及重结晶等。

本发明采用大鼠嗜铬细胞瘤株PC12和人白血病细胞K562,用MTT 法测试评价了化合物I~V的抗缺氧及抗肿瘤活性,并经实验证实,上述 化合物对K562细胞有明显抗肿瘤活性,同时对PC12细胞的缺氧损伤 均具有很好保护作用。

本发明的化合物I~V可作为抗缺氧剂用于防治各种缺氧性疾病、或 改善和减轻低氧环境下的缺氧相关各种不适症状。化合物I~V还可用作 抗肿瘤药物用于治疗各种肿瘤。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1176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