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氨法烟气脱硫方法及其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0810207663.5 | 申请日: | 2008-12-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578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30 |
| 发明(设计)人: | 仝明;林大泉;唐志永;陈昕;亢万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化集团宁波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集团宁波技术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50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白益华 |
| 地址: | 31504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烟气 脱硫 方法 及其 设备 | ||
1.一种氨法烟气脱硫装置,至少包括以下两个单元:
第一单元是含有脱硫塔的脱硫单元,用于对原烟气吸收从而进行脱硫;
第二单元是真空结晶器组成的硫酸铵制成单元;所述真空结晶器的上游连通 所述脱硫塔的循环浆液出口;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单元中,所述脱硫塔的上游还设置激冷除尘塔(100),用于对原烟气 进行激冷除尘后再进入脱硫塔进行脱硫;
其中,所述脱硫塔包括如下结构:
所述脱硫塔的顶部设有烟气出口(1),以排出所述净烟气;
所述脱硫塔的中部还设有氨脱硫剂进口(2),以提供氨脱硫剂;
所述脱硫塔的上部为吸收段,吸收段部分设置烟气进口(3),所述烟气进口的 上游连通所述激冷除尘塔(100);所述脱硫塔的烟气进口(3)下游设有喷喉式结构的 喷喉区(7);
所述脱硫塔的中部为填料段(4);
所述脱硫塔的底部设置循环浆液池(5),使得烟气在与循环浆液接触 后,烟气中的二氧化硫溶解于水中并与循环浆液中的硫酸铵发生化学反 应形成硫酸氢铵,再与氨脱硫剂反应生成硫酸铵,从而脱除烟气中的二 氧化硫;
所述循环浆液池底部设有循环浆液出口(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单元中,所述激冷除尘塔(100)的上游还设置换热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为真空列管翅片换热 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元的换热器与第二单 元的真空结晶器进行换热。
5.一种氨法烟气脱硫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以下两个流程:
第一流程为在脱硫单元中进行的脱硫流程,其中包括如下步骤,
(1a)原烟气在激冷除尘塔中进行激冷除尘后,得到除尘后的烟气;
(1b)所述除尘后的烟气进入脱硫塔进行脱硫,得到净化烟气和吸收 二氧化硫的循环浆液;
第二流程是在硫酸铵制成单元中进行的结晶流程;其中包括如下步骤,
(2)所述第一流程的吸收二氧化硫的循环浆液进入所述硫酸铵制成 单元中的真空结晶器进行结晶;得到硫酸铵。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程中,步骤(1a)中原 烟气在进入激冷除尘塔进行激冷除尘之前,先在换热器中进行换热降温。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中,所述原烟气与第 一流程的(1b)步骤的吸收二氧化硫的循环浆液进行换热;所述循环浆液进行换热 后,再进入所述硫酸铵制成单元中的真空结晶器进行结晶。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程中,步骤(1b)中除 尘后的烟气进入脱硫塔填料段进行二级脱硫之前,先进入喷喉区中进行一级脱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化集团宁波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集团宁波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石化集团宁波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集团宁波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0766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梯设备的监控方法
- 下一篇:易于清洁的具有大的敞开的铰链的模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