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茶蒲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有效
| 申请号: | 200810207353.3 | 申请日: | 2008-12-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449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 发明(设计)人: | 沈建福;陈秋平;吴晓琴;姜天甲;王徐卿;康海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K36/82 | 分类号: | A61K36/82;A61K8/97;A61P35/00;A61P39/06;A61Q17/04;A61K131/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徐迅;张睿 |
| 地址: | 310029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茶 提取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 ||
1.一种油茶蒲提取物,其特征在于,以提取物总量计,所述提取物中含有25.6w/w%以芦丁计的总黄酮;所述油茶蒲是山茶科(Theaceae)山茶属(Camellia L.)木本植物油茶的果实的果壳;
所述的提取物通过如下步骤获得:
(1)取油茶蒲,粉碎后过50目筛,置于容器中,加入10倍重量的水,60℃超声波提取20分钟;
(2)将上述提取液4000转/分钟的条件下离心10分钟,取上清液,定容,以备使用;
(3)取提取液,60℃烘干得油茶蒲提取物。
2.一种油茶蒲提取物,其特征在于,以提取物总量计,所述提取物中含有28.5w/w%以芦丁计的总黄酮;所述油茶蒲是山茶科(Theaceae)山茶属(Camellia L.)木本植物油茶的果实的果壳;
所述的提取物通过如下步骤获得:
(1)取油茶蒲,粉碎后过50目筛,置于容器中,加入10倍重量的50%乙醇溶液,30℃超声波提取30分钟;
(2)将上述提取液4000转/分钟的条件下离心10分钟,取上清液,浓缩,喷雾干燥得油茶蒲提取物。
3.一种油茶蒲提取物,其特征在于,以提取物总量计,所述提取物中含有29.8w/w%以芦丁计的总黄酮;所述油茶蒲是山茶科(Theaceae)山茶属(Camellia L.)木本植物油茶的果实的果壳;
所述的提取物通过如下步骤获得:
(1)取油茶蒲,粉碎后过50目筛,置于容器中,加入10倍重量的40%乙醇溶液,700W微波辅助提取2分钟;
(2)将上述提取液真空减压抽滤,取上清液得油茶蒲提取物。
4.一种油茶蒲提取物,其特征在于,以提取物总量计,所述提取物中含有29.6w/w%以芦丁计的总黄酮;所述油茶蒲是山茶科(Theaceae)山茶属(Camellia L.)木本植物油茶的果实的果壳;
所述的提取物通过如下步骤获得:
(1)取油茶蒲,粉碎后过50目筛,置于容器中,加入10倍重量的50% 乙醇溶液,100℃热回流辅助提取2小时;
(2)将上述提取液真空减压抽滤10分钟,取上清液,浓缩,喷雾干燥得油茶蒲提取物。
5.一种油茶蒲提取物,其特征在于,以提取物总量计,所述提取物中含有29.4w/w%以芦丁计的总黄酮;所述油茶蒲是山茶科(Theaceae)山茶属(Camellia L.)木本植物油茶的果实的果壳;
所述的提取物通过如下步骤获得:
(1)取油茶蒲,粉碎后过50目筛,置于容器中,加入10倍重量的100%甲醇溶液,30℃超声波辅助提取30分钟;
(2)将上述提取液真空减压抽滤10分钟,取上清液,浓缩,喷雾干燥得油茶蒲提取物。
6.一种油茶蒲提取物,其特征在于,以提取物总量计,所述提取物中含有54.94w/w%以芦丁计的总黄酮;所述油茶蒲是山茶科(Theaceae)山茶属(Camellia L.)木本植物油茶的果实的果壳;
所述的提取物通过如下步骤获得:
(1)取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茶蒲提取物,溶于水;
(2)取购自杭州德佳科学仪器有限公司的净品级的D101大孔树脂,装柱;
(3)上样后,以40%乙醇洗脱两个柱体积,收集后浓缩干燥得油茶蒲提取物。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油茶蒲提取物,其特征在于,在285nm和236nm处有两个紫外吸收峰。
8.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茶蒲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由下述步骤构成:
(1)取油茶蒲,粉碎后过50目筛,置于容器中,加入10倍重量的水,60℃超声波提取20分钟;
(2)将上述提取液4000转/分钟的条件下离心10分钟,取上清液,定容,以备使用;
(3)取提取液,60℃烘干得油茶蒲提取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0735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