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测量电子电导的离子阻塞电极电池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203969.3 | 申请日: | 2008-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3583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0 |
发明(设计)人: | 华纬;鲁雄刚;陈朝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R27/02 | 分类号: | G01R27/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顾勇华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测量 电子 电导 离子 阻塞 电极 电池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测量高温下固体电解质离子导体(如YSZ材料)电子电导率的离子阻塞电极电池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解决了高温下混合导体材料在测量其电子电导时阻塞电极电池的制备难题,属于功能陶瓷电学性能检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固体电解质材料在一定温度下所表现出的离子电导远远大于其电子电导。如YSZ材料,是在氧化锆中通过掺杂一定的氧化钇稳定其相结构,从而具备高的化学稳定性、抗热震性以及强度等优良特性。在一定温度下,YSZ材料中的载流子与氧空位发生交换位置而显示出离子导电性。和很多氧化物在高温下具有半导体特性的情况一样,在高温及低氧分压的条件下,YSZ亦可发生自由电子导电,表现有n型半导体的特征。所表现出来的电子电导率比其离子电导率要小3-4个数量级,电子电导率对总电导的贡献较小,因此YSZ一般被认为是纯离子电导。YSZ材料的应用主要有氧传感器、测定金属液中氧活度的固体电解质浓差电池以及近年来较为流行的SOM法制备金属中的固体透氧膜材料。
氧传感器材料,测氧浓差电池以及SOM法中的透氧膜材料都要求具有高电导率以及低的电子电导率,在测氧浓差电池的应用中,如果电子导电表现明显,则浓差电池内部便有了短路电流,使得能测到的电池电动势下降,这是目前浓差电池定氧的主要误差来源之一;而在SOM法制备金属的应用中,如果电子导电特征表现明显,则电压降增加,过电位降低,反应速度会减慢。因此虽然YSZ材料中电子电导率很小,但测得其电子电导率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其测试结果有利于测氧结果的修正以及改进SOM透氧膜材料,测试结果还可以获取诸如电子或离子迁移数等重要性质参数。
传统测量电子电导方法中所用的抽氧法测定电子特征氧分压方法其装置较为复杂,且实验误差较难控制。常用的Wagner直流极化法,其原理并不复杂,只是由于其阻塞电极的制作在实际实验的操作中存在着一定的难度。有人也尝试用该种方法测量各种固体电解质的电子电导,存在的局限性主要有两种:1.由于阻塞电极的限制,使得该法只能用来测量低温下材料的电子电导。2.漏氧问题较难解决,使得误差较大。
本法的提出解决了以上的局限性,基于上述的电子电导测量的低温局限性,本法使用金属镍作为阻塞电极,镍的熔点很高,所以理论上可以获得高温下固体电解质的电子电导数据;而基于上述的电极漏氧问题,本方法采用了化学镀工艺,解决了金属镍与固体电解质的结合问题。化学镀的粗化过程中,浓酸对固体电解质陶瓷材料表面进行了刻蚀,可增加金属材料镍与陶瓷材料结合表面积,增加了两者的结合力。通过调节化学镀工艺,可获得相对致密的镍层,本方法又结合使用了电镀工艺,从而获得致密镍层,解决了漏氧的问题。这种在固体电解质基体表面实施化学镀结合电镀的方法,可以制备得到与基体材料结合紧密的、且无漏氧空隙的金属镍阻塞电极,从而达到阻塞氧离子传导。由于Ni阻塞电极是很薄的一层金属且与YSZ材料的结合非常紧密无空隙,因此金属Ni电极电阻以及金属Ni与YSZ的接触电阻可以忽略不计,杜绝了可能引起误差的因素。由于Ni的熔点可以达到1400℃以上,因此测试可获得的电子电导率数据范围也较为宽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耐高温的离子阻塞电极电池的制备方法,采用化学镀结合电镀镍的方法制作阻塞电极,从而能够为准确测量高温下纯离子导体材料电子电导提供具有离子阻塞电极的电池。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达到的:
本发明的一种为测量纯离子导体固体电解质电子电导率的离子阻塞电极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待测固体电解质材料YSZ的粉体压制烧结成长度为L,直径为D的圆片状试样(D>>L),精确测量试样尺寸,并计算出其端面面积S。
B.化学镀Ni样品预处理:将YSZ圆片置于由浓HF和浓H2SO4所组成的粗化液(30ml浓HF:10ml浓H2SO4)中,恒温70℃,30分钟后取出YSZ圆片,用超声波洗涤10-15分钟后晾干;再静置于由SnCl2、HCl和异丙醇(0.25g SnCl2/1ml HCl/20ml异丙醇)组成的敏化液中15分钟,取出洗净,晾干。再把样品置于活化液中3分钟左右,活化液为掺有极少量羧甲基纤维素钠的PdCl2溶液,PdCl2浓度约为0.02mol/L,取出洗净,晾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0396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