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类黄酮类化合物中间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0810200846.4 | 申请日: | 2008-10-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127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发明(设计)人: | 林峰;姚林;高祺;陈建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7H15/26 | 分类号: | C07H15/26;C07H17/07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薛琦;朱水平 |
地址: | 20004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类 酮类 化合物 中间体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如式D所示的黄酮类化合物中间体;
其中,R1为-CO(CH2)nCH3或苯甲酰基;n=0~8;Bn为苄基;Bz为苯甲酰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如式D所示的黄酮类化合物中间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n=4。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如式D所示的黄酮类化合物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在非质子性溶剂中,在缩合试剂作用下,如式E所示的化合物与式I所示的2,3,4-三苯甲酰氧基鼠李糖进行反应,即可制得到式D所示的化合物;
其中,R1为-CO(CH2)nCH3或苯甲酰基;n=0~8;Bn为苄基;Bz为苯甲酰基;所述的缩合试剂为三苯基膦联用偶氮二羧酸二乙酯,或者三苯基膦联用偶氮二羧酸二苄酯;所述的非质子性溶剂为二氯甲烷和/或二甲基甲酰胺。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缩合试剂为摩尔比为1∶1.5~1.5∶1的三苯基膦和偶氮二羧酸二乙酯,或者摩尔比为1∶1.5~1.5∶1的三苯基膦和偶氮二羧酸二苄酯,如式E所示的化合物、式I所示的2,3,4-三苯甲酰氧基鼠李糖和缩合试剂的摩尔比为1∶1∶1.2~1∶2∶4;所述的反应的温度为-30℃~30℃。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如式E所示的化合物由下述方法制得:在非质子性溶剂和醇溶剂的混合溶剂中,在碱性试剂作用下,如式F所示的 化合物经选择性脱羟基保护基反应,即可制得如式E所示的化合物;
其中,R1为-CO(CH2)nCH3或苯甲酰基;n=0~8;Bn为苄基;所述的碱性试剂为碳酸钾、碳酸钠和氢氧化钾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式E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中的非质子性溶剂为二氯甲烷和/或乙酸乙酯;所述的醇溶剂为甲醇和/或乙醇。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碱性试剂的用量为式F所示的化合物摩尔量的0.1~0.3倍;所述的非质子性溶剂和醇溶剂的体积比为1∶2~2∶1;所述的选择性脱羟基保护基反应的温度-10℃~30℃。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非质子性溶剂和醇溶剂的混合溶剂为体积比为1∶1的二氯甲烷和乙醇的混合溶剂,或体积比为1∶1的二氯甲烷和甲醇的混合溶剂。
8.如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应的时间以检测反应物消耗完为止。
9.如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n=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未经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0084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木塑复合材料
- 下一篇:一种可提高成形质量的CVD氧化硅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