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绿光发光二极管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200456.7 | 申请日: | 2008-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5971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04 |
发明(设计)人: | 潘尧波;郝茂盛;颜建锋;周健华;张国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蓝光科技有限公司;彩虹集团公司;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33/00 | 分类号: | H01L3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余明伟 |
地址: | 201203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光二极管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氮化镓(GaN)为基的III-V族氮化物材料的有机金属气相淀积(MOCVD) 外延生长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绿光发光二极管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GaN基III-V族氮化物是重要的直接带隙的宽禁带半导体材料。GaN基材料具有优异的材 料机械和化学性能,优异的光电性质,室温下其带隙范围从0.7eV(InN)到6.2eV(AlN),发光 波长涵盖了远红外、红外、可见光、紫外光及深紫外,GaN基材料在蓝光、绿光、紫光及白 光二极管等光电子器件领域有广泛的应用背景。
近几年GaN基蓝光LED的外量子效率获得重大提高,达到45%(参见:Appl.Phys.Lett 89, 071109),但是绿光发光二极管的外量子效率相对于GaN基蓝光LED低得多(参见:Appl.Phys. Lett 86,101903等),绿光发光二极管需要高质量的高In组分InxGal-xN/GaN量子阱(x≥15%), 然而由于高In组分的InGaN材料容易发生In的相分离,并且InxGaN/GaN多量子阱的界面 容易产生大量的V型缺陷,上述是绿光LED外量子效率低,抗静电能力差的主要原因。
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工艺方法克服上述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绿光发光二极管的制造方法,通过在外延生长 InGaN/GaN量子阱中引入一层插入层的方法减少InGaN和GaN间的V型缺陷,并减少In组 分的析出,从而获得高亮度的,抗静电能力强的绿光发光二极管。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绿光发光二极管的制造方法,其 采用MOCVD方法,利用高纯NH3做N源,三甲基镓或三乙基镓做镓源,三甲基铟做铟源, 三甲基铝做铝源,硅烷用作n型掺杂剂,二茂镁用作p型掺杂剂,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MOCVD反应室里高温下用H2处理蓝宝石衬底表面,然后降温生长低温成 核层,接着在高温下生长GaN缓冲层,该GaN缓冲层包括非掺杂GaN层及掺Si的n型GaN 层;
步骤二,将温度降低到650~750℃间,载气切换为N2,在GaN缓冲层上生长InxGa1-xN/GaN 量子阱,其中0.15≤x≤0.35,所述InxGa1-xN/GaN量子阱包括InGaN阱层,插入层及GaN垒 层,其中TEGa的摩尔流量为0.1×10-5摩尔/分钟至1.5×10-5摩尔/分钟,TMIn的摩尔流量 为5×10-5摩尔/分钟至10×10-5摩尔/分钟之间或TMA1的摩尔流量为0~1.0×10-5摩尔摩尔/ 分钟,NH3的流量为12升/分钟。
步骤三,在InxGa1-xN/GaN量子阱层上生成p型AlGaN电子阻挡层及p型GaN层。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之一,该插入层是InyGa1-yN,其中x<y≤1,并且该层的厚度 0.1~5nm。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之一,该插入层是AlzGa1-zN,其中0<z≤1,并且该层的厚度为 0.1~5nm。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之一,该插入层是AlaInbGa1-a-bN,其中0<a<1,0<b<1并且a,b 的取值需满足其势垒高于GaN的势垒,该层的厚度为0.1~5nm。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之一,该插入层是IncAl1-cN,其中x<c≤1,该层的厚度为 0.1~5nm。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之一,该包含插入层的InGaN/GaN多量子阱适用于但不局限 于绿光发光二极管,并且量子阱的数目为1~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蓝光科技有限公司;彩虹集团公司;北京大学,未经上海蓝光科技有限公司;彩虹集团公司;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0045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