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引前水推进船舶有效
申请号: | 200810200340.3 | 申请日: | 2008-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8633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18 |
发明(设计)人: | 赵富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富龙 |
主分类号: | B63B1/04 | 分类号: | B63B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136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引前水 推进 船舶 | ||
1.一种引前水推进船舶,包括具有动力、推进装置的常规排水型的船舶、及前向型进 水口、后向型出水口与流道,其特征是:船前部水位线下的艏前设置前向型进水口、 船两侧前肩部设置出水方向是与船纵轴线或两侧出水口后型线平行或似平行的后向 型出水口,前向型进水口与后向型出水口间配合设置流道,后向型出水口内设置推 进装置,或是船两侧前肩部设置出水方向是与船纵轴线或两侧推进装置后型线平行 或似平行的前后向推进装置,并将船两侧后向型出水口或前后向推进装置后船中体 及船艉水位线附近及以下部位设置成对称型的流线型去流段,船艉螺旋桨下的艉尖 的底后及对称二侧外设置使艉螺旋桨引侧水推进的艉围鳍,后向型出水口内的推进 装置或前后向推进装置工作,引船前方水或原前方水为推进介质,向后向型出水口 或前后向推进装置后方推射或喷射,以引前水前部两侧推进方式推动船舶航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引前水推进船舶,其特征是:所述船两侧前肩部设置后向型出 水口、或者船两侧前肩部设置前后向推进装置的引前水前部两侧推进船舶结合现有 排水型船艉螺旋浆推进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引前水推进船舶,其特征是:所述以引前水前部两侧推进方式 推动船舶航行,该推进方式包括后向型出水口或前后向推进装置分别设置于船两侧 前肩部或艏部的引前水艏两侧推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引前水推进船舶,其特征是:所述船前部水位线下的艏前设置 前向型进水口,是艏部直接设置的倒喇叭口型艏进水口,或者是艏前水位线下增设 的管鼻体的鼻管替代艏进水口,该艏进水口是船纵轴线位设置的总进水口,或者是 纵轴线两侧分进水口,总进水口宽度或分进水口总宽度等于或小于船宽,所述总进 水口或分进水口面或前部附设排污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引前水推进船舶,其特征是:所述流道,是船艏两侧对称位及 对称型设置的侧流管,侧流管的部分对称外凸设置于船两侧型线外。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引前水推进船舶,其特征是:所述船两侧前肩部设置前后向推 进装置,是管道式推进装置,或者是管鼻式推进装置,或者是明轮式推进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引前水推进船舶,其特征是:所述管道式推进装置或管鼻式推 进装置,该推进装置是船体外独立设置,或是全部或部分设置于船两侧型线内的、 并于所述推进装置的前部或后部设置半圆锥形凹槽作进水槽或出水道,该推进装置 分别设置于两侧前肩部的、于其进水口前内侧沿艏两侧分别设置对称形的半圆锥形 凹槽作进水口扩展槽。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引前水推进船舶,其特征是:所述管道式推进装置或管鼻式推 进装置,是前后向推进装置的桨盘外附设有同轴线或同心段管道的推进装置,所述 管道是内外同轴线的直通圆管道,或者是内径自前向后渐缩截面的喇叭管型,或者 是推进装置前或前后对称或不对称的喇叭管型;其中管鼻式推进装置的进口是同心 或不同心的喇叭管型,管道式推进装置或管鼻式推进装置内孔是适应竖列2台以上 推进装置组的扁圆形或半圆外形的,该两种推进装置的前端口或口外附设排污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引前水推进船舶,其特征是:所述后向型出水口,是船两侧前 肩部对称位及对称型设置,该后向型出水口的部分或全部是外凸设置的、于其前配 合设置半圆锥形外凸体,并与侧流管于外凸体内贯通,该后向型出水口的部分或全 部是内凹设置的,于其后配合设置半圆锥形凹槽式出水道。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引前水推进船舶,其特征是:所述后向型出水口或前后向 推进装置后的出水道一段,船体于该部位的板块设置成半倒车戽形的侧铲戽或侧铲 舵的可调段块,或于该部位附设可调段块。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引前水推进船舶,其特征是:所述侧流管后端顶部或侧流 管后端附设上引段的顶部设置排气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富龙,未经赵富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0034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