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激光扫描定位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200019.5 | 申请日: | 2008-09-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770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24 |
| 发明(设计)人: | 范狄庆;程武山;张敏良;王明衍;施海峰;司海立;董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1H69/00 | 分类号: | H01H69/00;H01H11/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力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瞿承达 |
| 地址: | 20162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激光 扫描 定位 装置 | ||
1.一种激光扫描定位装置,包括:含有智能控制部件的自动化电路,工 件(11);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X方向移动和Y方向移动的X-Y双轴工作台, 导柱(18),导套(15),设有安装孔的顶板(7),激光传感器(12),螺杆(6),螺 母(14),连接件(5),Z向电机(16),连接支架(4);
所述的X-Y双轴工作台,包括设置在上层、可移动的安装板(3);
导柱(18)的下端与安装板(3)固定联接,导柱(18)的上部位于导套 (15)内、并与导套(15)滑动连接;导套(15)位于顶板(7)的安装孔内 并与顶板(7)固定联接;Z向电机(16)通过连接支架(4)和安装板(3) 固定联接;Z向电机(16)的输出轴通过连接件(5)和螺杆(6)的下端连接, 螺杆(6)的上部位于螺母(14)内,所述的螺杆(6)和螺母(14)螺纹配合; 螺母(14)和顶板(7)固定联接或者螺母(14)通过支座(8)和顶板(7) 固定联接;激光传感器(12)与顶板(7)固定联接或者激光传感器(12)通 过激光传感器支架(9)与顶板(7)固定联接;
所述的自动化电路,其输出控制端通过电线分别与激光传感器(12)的接 线端、Z向电机(16)的接线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激光扫描定位装置,其特征是:
所述的X-Y双轴工作台,包括驱动X方向移动的第一电机、驱动Y方向移 动的第二电机,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接线端通过电线与所述的自动化电路的 输出控制端直接相连;或者,所述的X-Y双轴工作台,包括驱动X方向移动的 第一电机、驱动Y方向移动的第二电机、其它电器,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接 线端通过电线与其它电器相连、其它电器再通过电线与所述的自动化电路的输 出控制端通过相连;
所述的X-Y双轴工作台包括从上到下设置有:可作水平Y方向来回移动的 安装板(3),可作水平X方向来回移动的工作台中层(2),工作台下层(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激光扫描定位装置,其特征是:
所述的其它电器是编码器;
所述的第一电机是第一伺服电机(30);
所述的X-Y双轴工作台,包括开设外螺纹的第一转动轴(27)、第一连接 零件(31)、开设螺孔的第一支承座(28)、第一编码器(29)、成对的第一导 轨(20);所述的第一转动轴(27)的外螺纹和第一支承座(28)的螺孔,二 者螺纹配合;
第一导轨(20)设置在工作台中层(2)和工作台下层(1)之间;
第一伺服电机(30)与工作台下层(1)固定联接;第一伺服电机(30) 的输出轴通过第一连接零件(31)与第一转动轴(27)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 转动轴(27)和第一支承座(28)转动连接;第一支承座(28)与工作台中层 (2)固定联接;
所述的第一编码器(29),其输入端通过电线与自动化电路的输出控制端 相连接、其输出端通过电线与第一伺服电机(30)的接线端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激光扫描定位装置,其特征是:
所述的其它电器是编码器;
所述的第二电机是第二伺服电机(25);
所述的X-Y双轴工作台,包括开设外螺纹的第二转动轴(22)、第二连接 零件(26)、开设螺孔的第二支承座(23)、第二编码器(24)、成对的第二导 轨(19);所述的第二转动轴(22)的外螺纹和第二支承座(23)的螺孔,二 者螺纹配合;
第二导轨(19)设置在X-Y双轴工作台的安装板(3)和工作台中层(2) 之间;
第二伺服电机(25)与工作台中层(2)固定联接;第二伺服电机(25) 的输出轴通过第二连接零件(26)与第二转动轴(22)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 转动轴(22)和第二支承座(23)转动连接;第二支承座(23)与X-Y双轴工 作台的安装板(3)固定联接;
所述的第二编码器(24),其输入端通过电线与自动化电路的输出控制端 相连接、其输出端通过电线与第二伺服电机(25)的接线端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未经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0001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移动切换方法、系统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短消息中心过负荷控制的方法和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