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纸卷筒及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98235.0 | 申请日: | 2008-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4820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21 |
发明(设计)人: | 林智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智勇 |
主分类号: | B65H75/10 | 分类号: | B65H75/10;B65H75/18;B31C11/00;B27N5/02;B27N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禹小明;张培祥 |
地址: | 529075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纸卷 制造 方法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纸卷筒,特别是一种复合纸卷筒及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工业卷纸或卷膜生产所用的卷筒坯,由强纤维纸施胶制成,由于强纤维纸要优质木材制造,直接造成森林资源的破坏,对环保不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复合纸卷筒及制造方法,利用再生的废材料与强纤维纸复合生产纸卷筒,减少强纤维纸的耗用,减少对森林资源的损耗,保护有限的森林资源。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复合纸卷筒及制造方法,复合纸卷筒由模压纤维筒与卷纸筒复合构成,复合纸卷筒的外层是卷纸筒,内层是模压纤维筒,模压纤维筒在卷纸筒的里面,卷纸筒在模压纤维筒的外面;模压纤维筒由经加温加压成型的混合树脂纤维构成;经加温加压成型的混合树脂纤维由混合树脂甘蔗渣纤维构成,或者经加温加压成型的混合树脂纤维由混合树脂木刨花构成;其制造方法是:利用模具及压力机制造出模压纤维筒,再于模压纤维筒利用卷纸机卷上施胶纸。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复合纸卷筒利用再生的废甘蔗渣、玉米杆、废边角头尾竹木料与强纤维纸复合制造,减少了对森林资源的破坏,有利于环境保护;同时,由于目前市场上的强纤维纸约为6000元人民币一吨,由废甘蔗渣、玉米杆、废边角头尾竹木料纤维制造出来的混合树脂竹纤维约为2000元人民币一吨,可以节省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复合纸卷筒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预压模具结构示意图;
图3是热压模具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图1、图2、图3所示的复合纸卷筒及制造方法,复合纸卷筒由模压纤维筒2与卷纸筒1复合构成,复合纸卷筒的外层是卷纸筒1,内层是模压纤维筒2,模压纤维筒2在卷纸筒1的里面,卷纸筒1套在模压纤维筒2的外面,模压纤维筒2由经加温加压成型的混合树脂纤维构成;经加温加压成型的混合树脂纤维由混合树脂甘蔗渣纤维构成,或者经加温加压成型的混合树脂纤维由混合树脂术刨花构成;混合树脂纤维除了混合树脂甘蔗渣纤维及混合树脂木刨花构成外,还包括混合树脂玉米杆纤维、混合树脂竹纤维、竹木边角料纤维。其制造方法是:利用模具及压力机制造出模压纤维筒,再于模压纤维筒利用卷纸机卷上施胶纸。
所述的复合纸卷筒制造方法的工艺流程是:备料→施胶→预压→热压→修磨→卷纸→精修→成品;工艺流程的具体方法是:
备料:将甘蔗渣或木刨花干燥、分选除尘及除杂物;
施胶:利用拌胶机将甘蔗渣纤维或木刨花均匀施上树脂胶;
预压:利用压力机及模具将混合有树脂胶的纤维预压成为模压圆筒坯;
热压:利用压力机及模具将模压圆筒坯加温加压固化成型为模压圆筒;
修磨:利用修整机将固化成型的模压圆筒的毛边修整;
卷纸:利用施胶卷纸机于模压圆筒卷上施胶纸;
精修:待施胶纸干燥固化后,利用精修机将卷好施胶纸的复合纸卷筒精修尺寸。
所述的复合纸卷筒及制造方法的模具有预压模具,图2所述的预压模具由预压底板11、预压圆筒模14、预压挡板17、预压活动板15、预压模芯7构成;预压圆筒模14通过预压固定板13固定于预压底板11上,预压圆筒模14的上方设有弧形盖6,弧形盖6通过铰链4与预压圆筒模14连接,弧形盖6设有动力元件控制弧形盖6的开与关,预压挡板17与预压底板11固定连接,预压活动板15动配合于预压圆筒模14的尾端与预压挡板17之间,预压活动板15与预压油缸轴39连接,预压油缸3固定于预压侧板40上,预压侧板40与预压底板11固定连接,预压摸芯7与预压压柱8连接,预压压柱8设有与压力机连接的预压接头9,弧形盖6上面设有振动下料槽5。
所述的复合纸卷筒及制造方法的模具有热压模具,图3所述的热压模具由热压底板28、热压圆筒模23、热压挡板34、热压活动板29、热压模芯33构成;热压圆筒模23通过热压固定板21固定于热压底板28上,热压固定板21与热压底板28之间有隔热垫30,圆筒模23上设有热元件22,热元件22外面设有保温层38,热压挡板34与热压底板11固定连接,热压活动板29动配合于热压圆筒模23的尾端与热压挡板34之间,热压活动板29与热压油缸轴18连接,热压油缸20固定于热压侧板19上,热压侧板19与热压底板28固定连接,热压模芯33与热压压柱35连接,热压压柱35设有与压力机连接的热压接头26,热压模芯33设有第二热元件3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智勇,未经林智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982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