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Ti-Si-N纳米涂层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97656.1 | 申请日: | 2008-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0311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08 |
发明(设计)人: | 熊惟皓;刘文俊;杨青青;瞿峻;叶大萌;姚振华;张修海;陈文婷;王小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23C28/00 | 分类号: | C23C28/00;C23C8/02;C23C8/24;C23C14/02;C23C14/36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方 放 |
地址: | 430074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ti si 纳米 涂层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模具涂层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金属陶瓷刀具上Ti-Si-N纳米涂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涂层工、模具是将超硬薄膜材料沉积在工、模具表面,适应了现代制造业对工、模具的要求。随着制造技术的全球化趋势,制造业的竞争更加激烈,高速机床的出现使传统切削刀具受到挑战。为了适应高精度化、自动化、多功能化、高生产率化、环保等需求,要求切削刀具除了具有耐高温、耐磨损、耐腐蚀,能适应高速切削等特点,还要适合干加工。常用TiN涂层刀具由于硬度不高已经不能满足切削加工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近年来,Ti-Al-N、Ti-Si-N等多元涂层由于其具有耐氧化、耐磨损、成本低廉和易于制备的特点,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已有的研究表明,在TiN涂层中引入Si元素,可以显著提高涂层的硬度和抗氧化性能。目前制备Ti-Si-N涂层的技术主要为化学气相沉积和磁控溅射。然而,化学气相沉积的沉积温度高,可用作为基体材料的种类极为有限。同时,由于化学气相沉积以氯化物为原料,氯在高温下进入基体材料,造成基材晶间腐蚀,使刀具变脆。马大衍等用反应磁控溅射法制备Ti-Si-N涂层,见马大衍、马胜利、徐可为等“反应磁控溅射制备Ti-Si-N薄膜的摩擦磨损性能”,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04,14(8):1309-1312,其硬度最高达到47GPa,但结合强度只有43N,不能很好的满足干式切削苛刻服役条件下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金属陶瓷刀具上Ti-Si-N纳米涂层的制备方法,解决现有反应磁控溅射法所制备涂层在工作环境下易于脱落的问题,实现过渡层与涂层之间的冶金结合,从而提高涂层的力学性能。
本发明的一种金属陶瓷刀具上Ti-Si-N纳米涂层的制备方法,包括:
(1)预处理步骤:对金属陶瓷刀具表面打磨、抛光、除油;
(2)溅射清洗步骤:将经过预处理的金属陶瓷刀具装入反应炉中,抽真空后,通入Ar气,金属陶瓷刀具加上800V~900V的负偏压,在电场作用下,用Ar离子对金属陶瓷刀具进行溅射清洗,时间10~15min;
(3)离子渗氮步骤:通入N2,调节N2和Ar气的流量比为3∶1~4∶1,控制反应炉内总压力为0.3~0.5Pa,金属陶瓷刀具负偏压为600~900V,渗氮时间为2~3小时;
(4)制备过渡层步骤:对渗氮处理后的金属陶瓷刀具表面进行弧光清洗,时间为4~5min,然后开启Ti靶,Ti靶电流40~60A,沉积梯度TiN过渡层;
(5)制备表面层步骤:采用多靶溅射制备纳米TiN/α-Si3N4涂层,Ti靶电流50~70A,Si靶电流为40~60A,沉积温度为300~500℃,金属陶瓷刀具负偏压为150-250V,调节N2和Ar气的流量比为4∶1~7∶1,控制反应炉内总压力为0.4~0.7Pa,沉积时间50~100min。
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溅射清洗步骤中,真空度<2×10-3Pa,通入Ar气压力5~10Pa;
所述离子渗氮步骤中,反应炉内温度为400~600℃。
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备过渡层步骤中,沉积梯度TiN过渡层过程为:先将N2和Ar气的流量比控制为2:1~3:1,反应炉内总压力控制在0.2~0.3Pa,时间10~15min;再将N2和Ar气的流量比逐步增加至4:1~6:1,反应炉内总压力逐步增加至0.3~0.5Pa,时间10~15min。
本发明在沉积纳米TiN/α-Si3N4涂层前对金属陶瓷刀具进行离子渗氮,在其表面形成呈冶金结合的渗氮层,目的是提高涂层与基体间的结合强度。在离子渗氮后的金属陶瓷刀具上沉积过程中,通过调节N2的流量来控制梯度TiN过渡层中N的含量,以形成梯度TiN过渡层,目的是提高涂层抗冲击载荷的能力。将Si引入TiN涂层材料体系中,提高了涂层的抗氧化性能和表面显微硬度;在金属陶瓷刀具表面制备了一种纳米TiN/α-Si3N4涂层,其总厚度控制在2-5μm,通过控制Si靶电流控制涂层中Si的原子百分比为1-4%,通过控制Ti靶电流控制Ti的原子百分比40-44%,通过调节N2流量控制涂层中N的原子百分比52-5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976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由甲醇制备丙烯的方法
- 下一篇:影像传感器位置的校正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