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搬迁的混凝土人工岛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96338.3 | 申请日: | 2008-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660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0 |
发明(设计)人: | 吴植融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植融 |
主分类号: | E02B17/00 | 分类号: | E02B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100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搬迁 混凝土 人工岛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上石油天然气开发所需的、可搬迁的固定式和浮式共两种混凝 土人工岛,它具有钻井、石油天然气生产、液体产品储存的功能,固定式和浮式 分别适用于海上浅水和深水油气田的开发。
背景技术
目前,适用于海上浅水油气田开发、具有储液功能的固定装置主要包括:人 工岛、混凝土重力平台和申请人发明的“带海床储罐的坐底固定式平台”。人工 岛含大型吹填堆积型和小型混凝土预制型,它们都是永久设施,无法搬迁。混凝 土重力平台采用油水直接置换的方法储油,这一方法存在诸多缺点;平台依靠巨 大的重力坐落在海床上,搬迁和重复使用比较困难。小型混凝土人工岛和混凝土 重力平台类似,采用油水直接置换的方法储油,也需要较多的固定压载,依靠巨 大的重力坐落在海床上;二者的区别在于人工岛的储罐从海床伸出水面,重力平 台的储罐则位于水下、支腿伸出水面。带海床储罐的坐底固定式平台的下部结构 包括组合式储液罐和支腿,卸油需要采用多点或单点系泊装置,难以采用靠船墩 直接靠驳穿梭油轮的方案,结构相对比较复杂,靠驳卸油装载造价和操作费较高。 除采用带竹排式组合罐的固定平台外,带海床储罐的坐底固定式平台难以用于水 深在20米以内的海域。因此,在环境条件较好的浅水水域,带海床储罐的坐底 固定式平台仍具有局限性。适用于深水的浮式人工岛主要是圆柱形浮筒平台 (SSP-SEVAN STABILIZED PLATFORM),已有多个分别用于北海和巴西海域, 它采用和油轮相同的油水置换方法储油,压载海水卸载泵和原油卸载泵为深井泵 或传统的舱底泵,必须配备惰性气生成、分配和排放系统,设施和系统比较复杂, 建造和操作维护工作量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采用申请人已申报的发明专利“液体水下储存、装载和外卸装置”的 两项核心技术——(1)“密闭气压连通式压载海水和储液等质量流率自动置换流 程系统”,用于储存、装卸普通常温液体;(2)“组合式储液罐”,以其中的立式 组合罐为本发明混凝土人工岛的岛体,同时本发明开发了适合于人工岛的“子母 式组合罐”。本发明同时采用申请人另一项发明专利“多功能海上基地和压载海 水与LNG或LPG等质量置换方法”的核心技术——“气压式压载海水和 LNG(LPG)等质量流率自动置换流程系统”和配套的用的组合罐,用于储存、 装卸LNG(LPG)。为了储存、装卸普通常温常压液体,本发明还可以采用与油轮 压载海水和货油系统相似的、海水和储液(等质量流率)置换流程,简称“常规 置换流程系统”。上述三种流程系统统称“压载海水和储液等质量流率自动置换 流程系统”。两种人工岛的岛体均伸出水面,具有足够高的干舷。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是可搬迁的固定式混凝土人工岛的正视图。
图2是一个包含钻井、原油生产、伴生气回收的浅海油气田开发生产全套装 置的平面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人工岛1-1岛体所采用的“立式圆筒形单组储液单元组合罐” 图,其中:图3-1是正剖面图,图3-2是图3-1的A-A剖视图。
图4是图2的人工岛1-2岛体所采用的“立式(六边形)蜂窝状多组储液 单元组合罐”图,其中:图4-1是俯视图,图4-2是半边剖面的正视图(B- B剖),图4-3是图4-2局部放大图C(LPG储罐罐壁结构),图4-4是图4- 2局部放大图D(LNG储罐罐壁结构)。
图5是子母式组合罐图,其中:图5-1是俯视图(A-A剖),图5-2是 半边剖面的正视图(B-B剖)。
图6是可搬迁的浮式混凝土人工岛的正视图。
图7是轮圈式固定压载舱图,其中:图7-1是俯视图,图7-2是图7-1 的半边剖面的正视图A-A剖放大图。
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植融,未经吴植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9633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卷烟机刀头箱降温装置
- 下一篇:一种黑木耳果肉饮料保健营养食品及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