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海水淡化淡水收率及浓海水回收利用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90933.6 | 申请日: | 2008-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6280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24 |
发明(设计)人: | 马伟;秦承欢;王刃;程子洪;杨港;田丽妍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10 | 分类号: | C02F9/10;C02F1/44;C02F1/58;C02F1/04;C02F103/08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侯明远;李宝元 |
地址: | 116024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海水 淡化 淡水 收率 回收 利用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机化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海水淡化,浓海水及盐水综合利用领域,特别是提高海水淡化淡水收率及浓海水(包括浓盐水)回收利用的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的增加和都市化进程的加快,加上全球气候变暖加剧了降水的不均匀性,淡水资源明显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许多地方经济的发展。海水淡化技术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从技术上讲,已经比较成熟,大规模地把海水变成淡水,已经在世界各地出现,我国近年来也相继建成了多套海水和苦咸水淡化装置预计21世纪将是海水淡化大发展的时代。
目前适用于大型的海水淡化的方法有反渗透、多级闪蒸、多效蒸发等。无论采用哪种方法进行海水淡化,在获得淡水的同时均需排放大量的浓海水。例如一般反渗透海水淡化中排放浓盐水是自然海水浓度的2倍,而蒸馏法淡化时浓盐水浓度是自然海水浓度的2.5~3倍。浓海水中含有大量的钙离子,如果不能够及时去除,会导致设备结垢,损坏设备并影响水收率。同时,浓盐水不仅含盐量高,而且含有海水预处理时引入的一些化学物质,如果处理不当会对土壤、地表水、海洋环境等造成污染。根据国家发展循环经济、加强海洋环境保护的要求,在淡化技术基本成熟并投入推广应用以后,浓海水利用技术的开发已成为重要课题。
目前,世界上常用的浓海水处理方法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直接排放,如排入海洋、地表水、污水处理系统等;第二类将浓海水进行再利用,如地表灌溉、制盐、提取化工原料。中国专利:海水与卤水综合利用研究-从海水淡化到饱和卤水制碱,公开号:CN1837067A;该专利利用饱和卤水制碱,但存在着成本高,回收率较低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目前海水淡化的不足之处,提出一种通过工艺组合来实现生产过程中的资源开发利用,不仅仅生产淡水,还能生产出从低档到高档的系列融雪剂产品;利用本生产工艺对浓海水对吸附后的沸石反洗,再生,实现了海水的循环使用,是具有推广应用价值的低成本海水淡化综合利用的组合生产工艺技术。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步:反渗透过程
向海水中加入适量的无机阻垢剂,以防止结垢,海水经过反渗透膜,得到淡水和浓海水(TDS>60000mg/L),将淡水分离后将浓海水送至下步工序。
第二步:除去钙离子过程
前步工序的浓海水经过钙离子筛,去除海水中80%的钙离子,得到浓海水(钙离子含量<150mg/L)送至下步工序。钙离子筛是指用A型沸石负载壳聚糖。
第三步:低温多效蒸发过程
前步工序的浓海水经过真空度0.093、沸腾温度38℃的真空蒸发器,得到温度38℃左右的浓海水(TDS>150000mg/L)。
第四步:除去钾离子过程
前步工序的浓海水经过钾离子筛,去除海水中79%的钾离子,得到的浓海水(钾离子含量<450mg/L),送至下步工序。钾离子筛是指天然斜发沸石负载羟基磷灰石及纳米二氧化钛。
第五步:反洗钙离子筛
用前步工序得到的浓海水将钙离子筛反洗再生,同时得到氯化钙(融雪剂),剩余浓海水晒盐。
第六步:反洗钾离子筛
将钾离子筛用浓度为30mmol/L醋酸铵反洗再生,得到醋酸钾。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节能环保,成本低廉,获取淡水的方法简单稳定,并为融雪剂的制造开辟了新途径,为解决冬季道路结冰问题提供一种有效处理方法。
附图说明
附图是海水淡化及浓海水回收利用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技术方案和附图详细叙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
1、准备工作:
将A型沸石与85%脱乙酰度壳聚糖的0.8%醋酸溶液混合,制成颗粒吸附剂,壳聚糖与A型沸石质量比例为1∶15;
用天然斜发沸石,粒径大小80目~100目,与羟基磷灰石及纳米二氧化钛混合,在98℃水热合成10小时,制备成钾离子筛。
2、反渗透过程:
向海水中加入适量硫酸调节pH<7.6,加入3ppm的六偏磷酸钠防止结垢,海水通过进水管接膜过滤装置,进入一级四段连续式反渗透实验装置,反渗透系统的操作参数如下,装置回收率40%,得到浓海水(1)。
反渗透系统的操作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9093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