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减少CO排放的光气生产工艺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188730.3 | 申请日: | 2008-1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4523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03 |
| 发明(设计)人: | H·考思;U·布拉施克;W·卡舒布;K·克布勒;C·科德斯;T·埃尔斯纳 | 申请(专利权)人: | 拜尔材料科学股份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1B31/28 | 分类号: | C01B31/28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 锴;韦欣华 |
| 地址: | 德国莱***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减少 co 排放 光气 生产工艺 | ||
1、一种用于连续生产光气的工艺,包括,在至少一个发生器中存在至少一 种催化剂的情况下由CO和氯气生产光气,在冷凝器中冷凝所述光气,分离含 CO的剩余气体,使所述含CO的剩余气体与氯气在第二发生器中进行反应生产 光气,在第二冷凝器中冷凝所述第二发生器中生产的所述光气,以及分离未冷 凝的剩余气体。
2、权利要求1的工艺,其中添加到所述第二发生器中的氯气通过含CO的 剩余气体的CO含量分析来控制。
3、权利要求1的工艺,其中控制所述第二发生器中的氯气的添加,以便添 加到所述第二发生器中的气体混合物具有比添加的氯气多至少1.5vol.%的CO。
4、权利要求1的工艺,其中所述未冷凝的剩余气体从工艺中排出,并且传 送到光气分解单元。
5、权利要求1的工艺,其中所述催化剂为活性炭和/或焦炭。
6、权利要求1的工艺,其中所述发生器和/或第二发生器为管式反应器形式 的热交换器。
7、权利要求6的工艺,其中所述管式反应器具有平行纵向排列的反应管, 其中冷却剂在侧面围绕反应管的冷却剂室中循环,在管式反应器的上气室及下 气室中的每种情况下,这种循环在其上端和下端收尾,其中管式反应器的反应 管装满活性炭,管式反应器的上气室另外在反应管上包含活性炭和/或焦炭层。
8、权利要求7的工艺,其中所述反应管下端填充催化的非活性材料,并且 在其上具有活性炭层。
9、权利要求1的工艺,其中使用平行运转的数个发生器。
10、权利要求1的工艺,其中在所述冷凝器和所述第二冷凝器中冷凝的所 述光气在共同的液态光气接收器中收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拜尔材料科学股份公司,未经拜尔材料科学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8873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白色热固性树脂组合物
- 下一篇:用于结合在飞机行李舱中的检测单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