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有机硅树脂组合物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188540.1 | 申请日: | 2008-12-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6913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1 |
| 发明(设计)人: | 平野敬祐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C08L83/04 | 分类号: | C08L83/04;C08K3/22;C08G77/06;H01L33/00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 萍;李炳爱 |
| 地址: | 日本大阪府茨***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有机 硅树脂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硅树脂组合物、该组合物的制造方法、以及 使用该组合物得到的光半导体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光半导体元件密封用树脂,可使用耐热性良好的有机硅树脂 (例如,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
另一方面,为了提高光提取效率,期望提高树脂的折射率。作为 提高树脂折射率的手段,考虑了使高折射率的金属氧化物微粒分散的 方法。
但是存在以下问题,由于有机硅树脂是极端疏水性的,因此难以 使金属氧化物微粒以不凝聚的状态分散,而且由于最终变得不透明, 因而难以获得透明的树脂。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22904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324596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金属氧化物微粒可稳定地分散、可具有高折 射率和高透明性的有机硅树脂组合物、该组合物的制造方法、以及使 用该组合物密封光半导体元件而得到的光半导体装置。
即,本发明的要点涉及:
(1)有机硅树脂组合物,其通过在金属氧化物微粒分散液的存 在下,使2官能度烷氧基硅烷与3官能度烷氧基硅烷反应而得到;
(2)有机硅树脂组合物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在金属氧化物微 粒分散液的存在下,使2官能度烷氧基硅烷与3官能度烷氧基硅烷反 应的工序;以及
(3)光半导体装置,其使用上述(1)所述的有机硅树脂组合物 密封光半导体元件而形成。
本发明的有机硅树脂组合物,发挥下述良好的效果:金属氧化物 微粒可稳定地分散、可具有高折射率和高透明性。另外,由于采用该 树脂组合物密封,因而光半导体装置可具备良好的光提取效率。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有机硅树脂组合物的特征在于,在金属氧化物微粒分散 液的存在下,使2官能度烷氧基硅烷与3官能度烷氧基硅烷反应而得 到,含有2官能度烷氧基硅烷的反应残基单元、3官能度烷氧基硅烷 的反应残基单元、以及金属氧化物微粒。此外,本说明书中,“反应 残基单元”是指:基于与烷氧基硅烷和金属氧化物微粒的反应,被导 入到所得树脂中的单元。
由于2官能度烷氧基硅烷和3官能度烷氧基硅烷在分别与金属氧 化物微粒表面反应的同时成为高分子量化的树脂,因此认为该有机硅 树脂组合物在用于密封时,金属氧化物微粒的分散性良好,可具有高 折射率和高透明性。
本发明的有机硅树脂组合物中所用的金属氧化物微粒,只要是不 损害本发明效果的金属氧化物微粒即可,但从获得高折射率的观点考 虑,可列举具有高折射率的氧化钛、氧化锆、钛酸钡、氧化锌、钛酸 铅等,它们可以单独使用或组合2种以上使用。
金属氧化物微粒的平均粒径,从即使是高浓度地分散在树脂中的 状态也具有优异的透明性方面考虑,优选为1~100nm,更优选为1~ 50nm,进一步优选为1~20nm。平均粒径可以采用动态光散射法测 定粒子分散液的粒径,或者通过穿透式电子显微镜直接观察来测定。
本发明中,金属氧化物微粒优选在分散液中配制(也称为“金属 氧化物微粒分散液”),作为分散溶剂可列举:水、醇、酮类溶剂、 乙酰胺类溶剂等,优选使用选自水、甲醇、甲基丁基酮、以及二甲基 乙酰胺中的至少一种。分散液中的金属氧化物微粒的量(固体成分浓 度),从有效地在粒子表面进行反应的观点考虑,优选为10~40重 量%,更优选为20~40重量%,进一步优选为30~40重量%。这样 的金属氧化物微粒分散液,作为氧化钛可使用触媒化成公司的 NEOSUNVEIL或者QUEEN TITANI C系列、多木化学公司的タィノック 等市售品;作为氧化锆可使用第一希元素化学工业公司的ZSL系列、 住友大阪セメント公司的NZD系列、日产化学公司的ナノュ一ス系列 等市售品。
金属氧化物微粒的使用量,从获得高折射率、粒子表面的反应效 率的观点考虑,优选为供于反应的混合物中的0.1~20重量%,更优 选为5~20重量%,进一步优选为13~16重量%。
2官能度烷氧基硅烷优选为式(I)表示的化合物,
化1
(式中,R1和R2分别独立地表示烷基或苯基,X1和X2分别独立地 表示烷氧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东电工株式会社,未经日东电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885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