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压缓冲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86702.8 | 申请日: | 2008-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7022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04 |
发明(设计)人: | 村上阳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昭和 |
主分类号: | B62K25/04 | 分类号: | B62K25/04;B60G17/08;F16F9/32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 萍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压 缓冲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压缓冲器。
背景技术
作为液压缓冲器,如日本专利第3351826号(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那样,存在如下的液压缓冲器:在车轴托架上立起设置自由滑动地插入车体侧管内的车轴侧管的下端部,夹装于车体侧管和车轴侧管之间的悬架弹簧的下端部,在车轴侧管的内部支承于支持在车轴托架上的弹簧座上。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液压缓冲器的装配阶段,上下反转车轴侧管的上下端部,从上方将车轴托架组装到车轴侧管的下端部。其原因为,从上方将与车轴侧管相比尺寸短的车轴托架相对于车轴侧管螺动旋转等,从上方将车轴托架组装到车轴侧管上的操作性良好。
但是,在从上方将车轴托架组装到车轴侧管上的情况下,存在车轴托架变为向下,而预先已组装到车轴托架侧的弹簧座脱落的不良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是提高液压缓冲器的装配性。
本发明的课题是为,在液压缓冲器中,在上下反转车轴侧管的上下端部,并从上方将车轴托架组装到车轴侧管的下端部时,防止预先已组装到车轴托架侧的弹簧座的脱落。
本发明为一种液压缓冲器,在车轴托架上立起设置自由滑动地插入车体侧管内的车轴侧管的下端部,夹装于车体侧管和车轴侧管之间的悬架弹簧的下端部,在车轴侧管的内部支承于支持在车轴托架上的弹簧座上,在该液压缓冲器中,在车轴托架侧设置防脱落构件,在上下反转车轴侧管的上下端部,并从上方将车轴托架组装到车轴侧管的下端部的状态下,该防脱落构件卡留于在预先已组装到车轴托架侧的弹簧座上设置的卡留部上,而防止该弹簧座的脱落。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液压缓冲器的整体剖视图。
图2是图1的下部剖视图。
图3是图1的上部及中间部剖视图。
图4是表示弹簧载荷调整部的剖视图。
图5A~图5C表示螺母,图5A是剖视图、图5B是主视图、图5C是后视图。
图6A、图6B表示滑块,图6A是侧视图、图6B是主视图。
图7A、图7B表示弹簧座基座部,图7A是侧面图、图7B是后视图。
图8A~图8C表示弹簧座筒部,图8A是剖视图、图8B是侧视图、图8C是仰视图。
图9是表示车轴托架的倒立组装状态的剖视图。
图10A、图10B表示弹簧座的防脱落构件,图10A是表示弹簧座的正立状态的后视图、图10B是表示弹簧座的倒立状态的后视图。
图11A、图11B表示弹簧座的防脱落构件,图11A是表示弹簧座的正立状态的后视图、图11B是表示弹簧座的倒立状态的后视图。
图12A、图12B表示弹簧座的防脱落构件,图12A是表示弹簧座的正立状态的后视图、图12B是表示弹簧座的倒立状态的后视图。
图13A、图13B表示弹簧座的防脱落构件,图13A是表示弹簧座的正立状态的后视图、图13B是表示弹簧座的倒立状态的后视图。
图14是表示液压缓冲器的其他例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前叉(液压缓冲器)10是在车体侧配置外管11、在车轮侧配置内管12的倒立型前叉,如图1~图3所示,通过在外管11的下端开口部的内周固定的导向衬套11A和在内管12的上端开口部的外周固定的导向衬套12A,内管12自由滑动地插入在外管11的内部。11B为油封、11C为尘封。在外管11的上端开口部液体密封地螺纹安装有罩13并密封,在外管11的外周上设有车体侧安装部件。在内管12的下端开口部液体密封地插入并螺纹安装有车轴托架15,而构成内管12的底部,在车轴托架15上设有车轴安装孔15A。
前叉10划分出由外管11的内周、内管12的外周和上述2个导向衬套11A、12A所划分的环状油室17。
前叉10为,在内管12的上端侧内周通过经由O形环等来液体密封地设置有底杯状的间隔部件19,并通过间隔部件19底部的杆导向部19A而在下部划分出工作油室21,并且在上部划分出贮油室22。在贮油室22中,其下侧区域为油室22A、上侧区域为空气室22B。在间隔部件19的比内管12突出的上端部的外周设置的导向衬套12A,与外管11的内周滑动接触。
前叉10为,安装在外管11上的活塞杆23自由滑动地插入间隔部件19的杆导向部19A。具体为,在螺纹安装在罩13中心部的下端部上的安装套管24上,螺纹安装中空活塞杆23,并用锁紧螺母24A将其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昭和,未经株式会社昭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8670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