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门正时控制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810186477.8 | 申请日: | 2008-12-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6373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24 |
| 发明(设计)人: | 木村一郎;川合启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F01L1/34 | 分类号: | F01L1/3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宋丹氢;张天舒 |
| 地址: | 日本爱知***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气门 正时 控制 装置 | ||
1.一种气门正时控制装置,包括:
驱动转动件(2),与内燃机的曲轴(8)同步,绕开闭所述内 燃机的气门的凸轮轴(11)的轴线转动;
从动转动件(3),在所述驱动转动件(2)内部与所述驱动转 动件(2)相对转动,所述从动转动件(3)与所述凸轮轴(11)一起 整体方式转动;
提前角室(41),设置在所述驱动转动件(2)与所述从动转动 件(3)之间,当向所述提前角室(41)供给液压流体时,所述提前 角室(41)在提前角方向移置所述从动转动件(3)相对于所述驱动 转动件(2)的转动相位;
延迟角室(42),设置在所述驱动转动件(2)与所述从动转动 件(3)之间,以及,当向所述延迟角室(42)供给所述液压流体时, 所述延迟角室(42)在延迟角方向移置所述从动转动件(3)相对于 所述驱动转动件(2)的转动相位;
凹槽(5),设置在所述驱动转动件(2)的内表面和所述从动 转动件(3)的外表面中的至少一个上,所述凹槽(5)用于向由所述 驱动转动件(2)的内表面和所述从动转动件(3)的外表面形成的滑 动接触部供给所述液压流体;
提前角油路(43),用于向所述提前角室(41)供给所述液压 流体;
延迟角油路(44),用于向所述延迟角室(42)供给所述液压 流体;以及
凹槽油路(45),用于向所述凹槽(5)供给所述液压流体,
所述凹槽油路(45)与所述提前角油路(43)以及所述延迟角 油路(44)分开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门正时控制装置,其中:所述从动 转动件(3)具有圆柱形基部(31)和多个分隔部(32),所述分隔 部(32)从所述圆柱形基部(31)开始沿径向相对于所述凸轮轴(11) 的轴线凸出,用于从所述延迟角室(42)中分隔所述提前角室(41), 以及,在与所述驱动转动件(2)的内表面相对的各分隔部(32)的 径向端面(32c)上形成所述凹槽(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门正时控制装置,其中:所述从动 转动件(3)具有圆柱形基部(31)和多个分隔部(32),所述分隔 部(32)从所述圆柱形基部(31)开始沿径向相对于所述凸轮轴(11) 的轴线凸出,用于从所述延迟角室(42)中分隔所述提前角室(41), 以及,在与所述驱动转动件(2)的内表面相对的各分隔部(32)的 侧面(32a、32b)上形成所述凹槽(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门正时控制装置,其中:在所述驱动 转动件(2)的内表面和所述从动转动件(3)的外表面中的至少一个 上形成环形凹槽(54、55),所述驱动转动件(2)的内表面和所述 从动转动件(3)的外表面形成所述驱动转动件(2)和所述圆柱形基 部(31)之间的所述滑动接触部的一部分,以及,所述环形凹槽(54、 55)与所述凸轮轴(11)的轴线同轴方式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门正时控制装置,其中:在所述驱动 转动件(2)的内表面和所述从动转动件(3)的外表面中的至少一个 上形成环形凹槽(54、55),所述驱动转动件(2)的内表面和所述 从动转动件(3)的外表面形成所述驱动转动件(2)和所述圆柱形基 部(31)之间的所述滑动接触部的一部分,以及,所述环形凹槽(54、 55)与所述凸轮轴(11)的轴线同轴方式布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爱信精机株式会社,未经爱信精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8647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内燃机的滤油器以及用于该滤油器的滤芯
- 下一篇:盖锁定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