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座椅解锁省力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86434.X | 申请日: | 2008-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3968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7 |
发明(设计)人: | 沈海建;黄海;刘昌权;卢礼华;高新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04 | 分类号: | B60N2/04;B60N2/22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月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吴宝泰;朱成蓉 |
地址: | 241009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座椅 解锁 省力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汽车座椅解锁省力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有很多流行的两门五座的轿车,为了后排乘员进出,前排座椅需要能快速解锁,方便进出,因此前排座椅需要带有EASYENTRY(快速进出)功能。EASYENTRY布置的主流方案有:一、布置在座椅靠背上部,此方案方便乘客快速、方便的进行解锁。但这种方式为了保证座椅的美观,需要增加多个塑料外饰件,同时解锁机构复杂,成本较高。二、调角器附加EASYENTRY功能,此方案乘客需弯腰进行操作,不太方便,但由于共用一个调角器手柄,无需额外的塑料件,同时,解锁机构简单,成本低。
图12示出了一种现有的解锁机构。为了实现乘员从后面实现ESAYENTRY功能,将拉带3直接拉动调角器手柄5,调角器手柄5将通过调角器传动轴4,将力传动给调角器以及滑轨拉线,从而实现座椅靠背、滑轨解锁。由于拉带到调角器传动轴4中心的力臂为48mm,而调角器的开启力矩为6N.m,这样在拉带上需要施加125N,这样设计力太大,使用起来比较费力。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解锁费力的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座椅解锁省力结构,包括连接板、板簧、拉带、调角器传动轴、调角器手柄、L型连杆以及连杆,其特征在于:板簧通过调角器传动轴与连接板装配在一起,L型连杆的弯曲端连接在连接板上,连杆的一端与L型连杆的一端连接在一起,另一端与调角器手柄连接在一起,L型连杆的另一端连接拉带,调角器手柄与调角器传动轴连接在一起,一起转动,由此,调角器手柄、L型连杆以及连杆组成一连杆结构。
进一步,还包括一固定支架,该固定支架焊接在连接板上面,L型连杆通过一铆钉铆接在固定支架上,可以绕该铆钉转动。
进一步,连杆的两端通过铆钉与L型连杆及调角器手柄铆接在一起。
进一步,调角器手柄与调角器传动轴焊接在一起。
进一步,连接板通过螺栓紧固在座椅坐盆骨架上。
本发明对前排座椅后端快速进出解锁结构,采用一个简单的连杆机构,让后排乘员能很轻松的实现前排座椅快速解锁,实现快速进出功能,方便后排乘员的进出。
本发明具有如下创新点、优点:
1、在原有的有限的空间内,提供一种汽车座椅解锁省力结构,进而避免座椅角调器护板的重新设计与开发。
2、仅增加一个连杆结构,结构非常简单,成本低。
3、实现力臂由48mm增长到87mm,从而实现省力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汽车座椅解锁省力结构的左视图;
图2为本发明汽车座椅解锁省力结构的爆炸图;
图3为本发明汽车座椅解锁省力结构的右视图;
图4为本发明汽车座椅解锁省力结构的主视图;
图5为本发明汽车座椅解锁省力结构的后视图;
图6为本发明汽车座椅解锁省力结构的俯视图;
图7为本发明汽车座椅解锁省力结构的仰视图;
图8为本发明汽车座椅解锁省力结构的等轴视图;
图9为本发明汽车座椅解锁省力结构解锁前以及运动方向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汽车座椅解锁省力结构解锁后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汽车座椅解锁省力结构力臂长度示意图;
图12为现有汽车座椅解锁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连接板;2-板簧;3-拉带;4-调角器传动轴;5-调角器手柄;
6-固定支架;7-铆钉一;8-L型连杆;9-铆钉二;10-连杆;
11-铆钉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具体描述。
结合图1-图8可知,汽车座椅解锁省力结构主要由连接板1、板簧2、拉带3、调角器传动轴4、调角器手柄5、固定支架6、铆钉一7、L型连杆8、铆钉二9、连杆10、铆钉三11共11个部件组成。
连接板1通过螺栓紧固在座椅坐盆骨架上。板簧2通过调角器传动轴4以及连接板1装配在一起。固定支架6焊接在连接板1上面。L型连杆8通过铆钉一7铆接在固定支架6,L型连杆8可以绕通过铆钉一7转动。连杆10通过铆钉二9与L型连杆8铆接在一起,通过铆钉三11与调角器手柄5铆接在一起。调角器手柄5与调角器传动轴4焊接在一起,一起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8643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推瓶装置
- 下一篇:微波毫米波复合介质基板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