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拆分荧光蛋白的融合蛋白的组合、其表达载体及用途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186034.9 | 申请日: | 2008-12-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474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 发明(设计)人: | 松田善卫;近藤直幸;岩本爱吉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立大学法人东京大学;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C07K19/00 | 分类号: | C07K19/00;C12N15/63;G01N21/64;C12Q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0 | 代理人: | 李稚婷 |
| 地址: | 日本东京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拆分 荧光 蛋白 融合 组合 表达 载体 用途 | ||
1.一种拆分荧光蛋白的融合蛋白的组合,包括第一拆分荧光蛋白的融合蛋白和第二拆分荧光蛋白的融合蛋白,其中,第一拆分荧光蛋白的融合蛋白,为可自我重新结合的已被拆分的第一荧光蛋白的一部分和可自我重新结合的已被拆分的第二荧光蛋白的一部分的融合蛋白;第二拆分荧光蛋白的融合蛋白,为前述第一荧光蛋白的剩余部分和前述第二荧光蛋白的剩余部分的融合蛋白,
其特征在于,前述的第一拆分荧光蛋白的融合蛋白与前述第二拆分荧光蛋白的融合蛋白结合后,前述第一荧光蛋白和前述第二荧光蛋白中的至少一个,可以自我重新结合恢复拆分前的荧光功能,从而发出荧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拆分荧光蛋白的融合蛋白的组合,其中,前述第一荧光蛋白和前述第二荧光蛋白中的至少一个,是海肾荧光素酶(Renilla luciferase,RL),其拆分点在氨基酸序列的第229和第230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拆分荧光蛋白的融合蛋白的组合,其中,前述第一荧光蛋白和前述第二荧光蛋白中的至少一个,是绿色荧光蛋白,其拆分点在氨基酸序列的第157和第158之间。
4.一种表达载体的组合,包括第一表达载体和第二表达载体,其特征在于,第一表达载体包括表达前述第一拆分荧光蛋白的融合蛋白的基因,第二表达载体包括表达前述第二拆分荧光蛋白的融合蛋白的基因。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表达载体的组合,其中,前述第一表达载体和前述第二表达载体中的任一个为包膜蛋白表达载体,再包括了表达病毒包膜蛋白的基因,该包膜蛋白表达载体可以同时表达包膜蛋白以及第一拆分荧光蛋白的融合蛋白或第二拆分荧光蛋白的融合蛋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包膜蛋白表达载体,其中,病毒包膜蛋白为HIV-1包膜蛋白。
7.一种病毒包膜蛋白的受体的筛选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权利要求5所述的包膜蛋白表达载体转入第一细胞中表达,
b)将权利要求5所述的另外一个不含有包膜蛋白的基因的表达载体转入第二细胞中表达,该第二细胞含有该包膜蛋白所对应的受体,
c)混合第一细胞和第二细胞,
d)检验第一细胞和第二细胞通过病毒包膜蛋白与受体结合的方式融合后的荧光,该萤光为前述第一荧光蛋白和前述第二荧光蛋白中的至少一个自我重新结合后恢复的拆分前的萤光。
8.一种膜融合的促进剂或抑制剂的筛选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权利要求5所述的包膜蛋白表达载体转入第一细胞中表达,
b)将权利要求5所述的另外一个不含有包膜蛋白的基因的表达载体转入第二细胞中表达,该第二细胞含有该包膜蛋白所对应的受体,
c)加入促进或抑制病毒包膜蛋白与受体结合的促进剂或抑制剂,
d)混合第一细胞和第二细胞,
e)检验第一细胞和第二细胞通过病毒包膜蛋白与受体结合的方式而融合后的荧光,该萤光为前述第一荧光蛋白和前述第二荧光蛋白中的至少一个自我重新结合后恢复的拆分前的萤光。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病毒包膜蛋白的受体的筛选方法,病毒包膜蛋白为HIV-1,受体为CD4与其辅助受体CCR5的组合体或是CD4与其辅助受体CXCR4的组合体。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膜融合的促进剂或抑制剂的筛选方法,病毒包膜蛋白为HIV-1,受体为CD4与其辅助受体CCR5的组合体或是CD4和其辅助受体CXCR4的组合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立大学法人东京大学;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未经国立大学法人东京大学;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8603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