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功率半导体器件的改进的锯齿电场漂移区域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85082.6 | 申请日: | 2008-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7800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8 |
发明(设计)人: | 马督儿·博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万国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9/06 | 分类号: | H01L29/06;H01L29/739;H01L29/78;H01L29/74;H01L29/861;H01L21/02;H01L21/336;H01L21/331;H01L21/332;H01L21/329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静洁;王敏杰 |
地址: | 百慕大哈密尔*** | 国省代码: | 百慕大群岛;BM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功率 半导体器件 改进 锯齿 电场 漂移 区域 结构 | ||
1.一种形成在半导体衬底上的半导体功率器件,包含:位于半导体衬底 的漂移区域上的若干排相互交替的P-型和N-型掺杂层薄层,该半导体功率器 件为垂直功率器件,在半导体功率器件的横截面图中,所述的相互交替的P- 型和N-型掺杂层薄层相对于衬底平行形成,所述的每一个薄层的掺杂浓度和 厚度能够确保在传导模式下所述的交替掺杂层薄层的电荷平衡和击穿;
所述的漂移区域具有N-传导形式,且所述的P-型掺杂层薄层的厚度是 WP,且WP<2*WD*[ND/(NA+ND)],WD代表交替排列的P-型和N-型掺杂层 薄层的PN结的耗尽宽度,ND代表所述的N-型掺杂层薄层的掺杂浓度,NA代 表所述的P-型掺杂层薄层的掺杂浓度;半导体功率器件的漂移区域具有近似 于理想矩形电场分布;
所述的交替掺杂层薄层的电荷平衡由公式q*ND*WN=q*NA*WP确定,且 q代表电子电荷,WN代表所述的N-型掺杂层薄层的厚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功率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P-型掺杂 层薄层承受来自于临近PN结的内置耗尽宽度的击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功率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半导体功 率器件进一步包括一个绝缘栅极双极晶体管。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功率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半导体功 率器件进一步包括一个设置在P-型衬底上的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设置在所 述的P-型衬底底部的集电极,设置在所述的P-型衬底上的N-型漂移区域, 设置在N-型漂移区域上表面的发射极。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功率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半导体功 率器件还包括一个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半导体功率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半导体功 率器件是一个N-沟道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功率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半导体功 率器件进一步包括一个发射极开关类晶闸管。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功率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半导体功 率器件进一步包括一个功率二极管。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功率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半导体功 率器件进一步包括一个设置在N+衬底上的功率二极管,一个N-漂移区域设 置在N+衬底上,一个阴极设置在所述的衬底的底表面,一个阳极设置在所 述的N-漂移区域的顶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万国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万国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8508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