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冷剂管道单元和制造制冷剂管道单元的管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810183719.8 | 申请日: | 2008-12-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5801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7 |
| 发明(设计)人: | 吉野诚;长绳广纪;柴田中;近藤正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电装;GAC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F25B41/00 | 分类号: | F25B41/00;B21C37/06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王新华 |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制冷剂 管道 单元 制造 方法 | ||
1.一种制冷剂管道单元,包括:
管,包括:主区段;端部区段;和主区段与端部区段之间的弯曲区段, 和
联接到管的接头,所述接头构成用作将管联接到另一部件的联接部 件,其中:
所述管的端部区段包括:邻近弯曲区段的凸缘部;和厚端部,该厚端 部关于凸缘部沿轴向方向与弯曲部相对,
所述凸缘部沿径向向外方向延展,并与接头接合,
所述厚端部沿径向向外方向延展,并具有比主区段的厚度更大的厚 度,
所述厚端部在其外表面上具有用于容纳O型环的槽,和
遍及凸缘部和厚端部的内部,所述端部区段具有从弯曲区段的内表面 连续延伸的平坦内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剂管道单元,其中:
所述端部区段的内表面具有等于或大于9mm的轴向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冷剂管道单元,其中:
所述管被构造使得所述弯曲区段的横断面面积相对于主区段的横断 面面积的减小率等于或小于13%。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冷剂管道单元,其中:
所述接头包括接头体和从接头体延伸的一对夹钉,并且
所述对夹钉夹紧主区段的端部,所述主区段的端部连接到弯曲区段。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冷剂管道单元,其中:
所述接头形成有容纳部,和
所述管被固定到接头使得所述弯曲区段和一部分主区段被容纳在容 纳部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冷剂管道单元,其中:
所述接头具有固定表面,并且
所述管被固定到接头,使得:所述主区段的端部与接头的固定表面接 触,所述主区段的端部连接到弯曲区段。
7.一种用于制造管的方法,所述管将利用接头被联接到另一部件,所 述方法包括:
沿径向方向延展所述管的端部,延展端部包括:第一延展部;和在第 一延展部与所述管的非延展部之间的第二延展部;
通过增加第二延展部的厚度形成凸缘部,使得:第二延展部的内表面 相对于径向方向与非延展部的内表面一致,同时保持第一延展部的厚度和 第一延展部的外表面相对于径向方向的位置;和
通过使第一延展部变形形成厚端部,形成在其外表面上具有槽的厚端 部,使得:第一延展部的至少一部分内表面相对于径向方向与凸缘部的内 表面一致,同时增加第一延展部的厚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厚端部的形成包括利用辊沿径向向内方向按压第一延展部的一 部分。
9.一种用于制造管的方法,所述管将利用接头被联接到另一部件,包 括:
沿径向方向延展所述管的端部,延展端部包括:第一延展部;和在第 一延展部与所述管的非延展部之间的第二延展部;
通过增加第二延展部的厚度形成凸缘部,使得:所述第二延展部的内 表面相对于径向方向与非延展部的内表面一致,其中:在形成期间,所述 第一延展部被变形,使得:其内表面相对于径向方向与非延展部的内表面 一致,并且已变形的第一延展部的厚度大致等于变形前的厚度;和
通过使第一延展部的一部分变形,形成在其外表面上具有槽的厚端 部,使得:该第一延展部的所述部分具有相对于径向方向与凸缘部的外表 面一致的外表面;并且第一延展部的厚度增加,所述槽被设置在第一延展 部的剩余部分的径向外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厚端部的形成包括利用在第一延展部内部设置的内冲模,沿径向 向外方向按压第一延展部的所述部分,同时在第一延展部的剩余部分的外 表面上设置外冲模的突起。
11.根据权利要求7或9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非延展部包括邻近延展端部的弯曲,且
该弯曲在延展前形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电装;GAC株式会社,未经株式会社电装;GAC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8371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