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粘扣带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810182182.3 | 申请日: | 2008-11-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317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16 |
| 发明(设计)人: | 郑森煤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湾百和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4B18/00 | 分类号: | A44B18/00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周国城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粘扣带 及其 制作方法 | ||
1.一种粘扣带,包含有
第一带体,具有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该第一表面突出有多个勾体;以及
第二带体,具有第三表面与第四表面,该第三表面直接黏合于该第一带体的第二表面,该第四表面形成有多个扣合结构,以供机械式地粘扣于该第一表面的多个勾体;
其特征在于:
该第一带体为透明材质,且该第二表面印刷有至少一个印刷图案,使该第一带体与第二带体黏合之后,自该第一带体的第一表面可视该印刷图案;以及
各个勾体自该第一表面垂直往上渐缩形成一颈部,颈部顶端往两侧各延伸一勾部,两勾部间形成一个凹部,该凹部具有一个凹部底点,各个勾部的上缘具有一个上缘顶点,其下缘具有一个下缘顶点,该下缘顶点至该勾部下缘末端的垂直距离小于该下缘顶点至该上缘顶点的垂直距离,且该下缘顶点至该上缘顶点的垂直距离小于该凹部底点至该上缘顶点的垂直距离。
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扣带,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带体亦为透明材质,自该第二带体的第四表面亦可视该印刷图案。
3.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扣带,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带体的第三表面进一步印刷有至少一个印刷图案。
4.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扣带,其特征在于,该印刷图案为单色或彩色。
5.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扣带,其特征在于,该粘扣带沿长度方向具有均一的宽度。
6.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扣带,其特征在于,该粘扣带沿长度方向的一端为头端,相对于该头端的另一端为尾端,头端与尾端之间为中段,该尾端的宽度小于该中段的宽度,该中端邻近尾段处进一步设置一开口,以供该尾端穿设而过。
7.一种粘扣带,主要包含有
第一带体,具有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该第一表面突出有多个勾体;以及
第二带体,具有第三表面与第四表面,该第三表面直接黏合于该第一带体的第二表面,该第四表面形成有多个扣合结构,以供机械式地粘扣于该第一表面的多个勾体;
其特征在于:
该第一带体为透明材质,且该第二带体的第三表面印刷有至少一个印刷图案,使该第一带体与第二带体黏合之后,自该第一带体的第一表面可视该印刷图案;以及
各个勾体自该第一表面垂直往上渐缩形成一颈部,颈部顶端往两侧各延伸一勾部,两勾部间形成一个凹部,该凹部具有一个凹部底点,各个勾部的上缘具有一个上缘顶点,其下缘具有一个下缘顶点,该下缘顶点至该勾部下缘末端的垂直距离小于该下缘顶点至该上缘顶点的垂直距离,且该下缘顶点至该上缘顶点的垂直距离小于该凹部底点至该上缘顶点的垂直距离。
8.一种粘扣带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提供第一带体,该第一带体为透明材质,具有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该第一表面突出有多个勾体,各个勾体自该第一表面垂直往上渐缩形成一颈部,颈部顶端往两侧各延伸一勾部,两勾部间形成一个凹部,该凹部具有一个凹部底点,各个勾部的上缘具有一个上缘顶点,其下缘具有一个下缘顶点,该下缘顶点至该勾部下缘末端的垂直距离小于该下缘顶点至该上缘顶点的垂直距离,且该下缘顶点至该上缘顶点的垂直距离小于该凹部底点至该上缘顶点的垂直距离;
提供第二带体,该第二带体具有第三表面与第四表面,该第四表面形成有多个扣合结构,以供机械式地粘扣于该第一表面的多个勾体;
印刷至少一个印刷图案于该第二表面与该第三表面其中之一;以及
将该第二表面与该第三表面直接黏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湾百和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台湾百和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8218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光电容积波的呼吸率监测方法
- 下一篇:自动刮毛刺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