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双电源切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81040.5 | 申请日: | 2008-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3121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13 |
发明(设计)人: | 苏杭;陈勇;郑文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文秀 |
主分类号: | H02B11/167 | 分类号: | H02B11/167;H02B11/02;H02J9/06;H01H33/6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604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双电源 切换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配电自动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双电源切换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力网络中,有许多用户对供电可靠性要求很高,例如煤矿和炼油厂,这些单位一旦发生停电事故,将会给单位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甚至造成人员伤亡,所以在这些单位的供电系统中,都需要备有主电源和备用电源,当主电源出现停电事故时,备用电源必须立即投入恢复供电,为了实现这个目的,需要通过双电源切换机构在主电源和备用电源之间进行手动切换或自动切换。
传统的双电源切换机构是采用两台高压开关柜加一套极其复杂的电气联锁装置,严防两条回路并列运行。这种双电源装置有以下三大缺陷:(1)闭锁不可靠:目前,电气连锁可靠性太低,严禁使用,机械连锁装置国家又无统一设计规范标准,只能由各地自行设计、改造。(2)操作复杂,且容易卡塞,造成电力事故;(3)投资大,需购两台开关柜,然后设计闭锁装置,再改装到开关柜上。
另外还有一种困难是,主电源和备用电源的电压不同,相差较大,例如10KV的主电源和24KV的备用电源,如何在这两路电源之间实现转换,也是一个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化、稳定性和安全性均比较好的智能双电源切换装置。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双电源切换装置,包括壳体和轨道、可沿着轨道往复移动的轨道车和设置轨道车上的一台真空断路器;所述真空断路器设有六个进线元件、三个或六个出线元件、和一个用于通断进线元件与出线元件之间电路的真空灭弧机构;所述进线元件分别是用于与主电源电路电连接的三个主电源进线元件和用于与备用电源电连接的三个备用电源进线元件;所述各主电源进线元件和相应的一个备用电源进线元件之间电连接、且对称设置在该所述真空断路器的两侧端;所述壳体中还设有用于与真空断路器的各主电源进线元件相配合的三个主电源接线元件、用于与各备用电源进线元件相配合的三个备用电源接线元件;所述主电源接线元件与所述主电源进线元件位于真空断路器的同一侧,所述备用电源接线元件与所述备用电源进线元件位于真空断路器的同一侧;所述轨道车位于主电源接线元件和备用电源接线元件之间;所述轨道车在沿着轨道向着接近主电源接线元件方向移动时,带动所述真空断路器向着接近主电源接线元件方向移动、最终可使所述真空断路器的主电源进线元件与所述主电源接线元件闭合;所述轨道车在沿着轨道向着接近备用电源接线元件方向移动时,带动所述真空断路器向着接近备用电源接线元件方向移动、最终可使所述真空断路器的备用电源进线元件与所述备用电源接线元件闭合。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真空断路器包括底座和三个极柱;所述各极柱上均设有一个主电源进线元件和一个备用电源进线元件,所述主电源接线元件与所述主电源进线元件位于该极柱的同一侧,所述备用电源接线元件与所述备用电源进线元件位于该极柱的同一侧。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各极柱设有两个出线元件,具体是主电源出线元件和备用电源出线元件,所述主电源出线元件和备用电源出线元件对称设置在该极柱的两侧端,且所述主电源出线元件和所述主电源进线元件位于极柱的同一侧,所述备用电源出线元件和所述备用电源进线元件位于极柱的同一侧。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壳体中还设有用于与真空断路器的各主电源出线元件相配合的三个主电源引出元件、用于与各备用电源出线元件相配合的三个备用电源引出元件;所述主电源引出元件与所述主电源出线元件位于极柱的同一侧,所述备用电源引出元件与所述备用电源出线元件位于极柱的同一侧;在所述真空断路器的主电源进线元件与所述主电源接线元件闭合或断开的同时,所述主电源引出元件与所述主电源出线元件也闭合或断开;在所述真空断路器的备用电源进线元件与所述备用电源接线元件闭合或断开的同时,所述备用电源引出元件与所述备用电源出线元件也闭合或断开。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壳体内设有主电源固定板和备用电源固定板;所述主电源接线元件和主电源引出元件固定设置在所述主电源固定板上;所述备用电源接线元件和备用电源引出元件固定设置在所述备用电源固定板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轨道车的动力为手动、电动或手电动混合动力。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壳体是铠装式壳体。
上述技术方案中,该装置还包括第一变压器和第二变压器;所述三个主电源引出元件的出线与第一变压器电连接;所述三个备用电源引出元件的出线与第二变压器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文秀,未经郑文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8104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