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麻/丝/棉混纺纱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179228.6 | 申请日: | 2008-12-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5742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7 |
| 发明(设计)人: | 刘国忠;张振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紫荆花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2G3/04 | 分类号: | D02G3/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 杰 |
| 地址: | 215551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麻 混纺纱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纺纱,尤其涉及一种含有大麻、丝、棉三种纤维的混纺纱。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多地从起初对服饰耐用性的关注转移到了对其舒适性的要求上,由于麻纤维具有较好的吸湿透气性、低静电性和良好的抗菌特性,麻类纺织品服装面料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现有的麻类纺织品服装的面料主要是指亚麻、苎麻原料或者是此类原料与其它纤维如棉、羊毛、化纤、蚕丝等进行混纺/交织而制成的面料。但由于亚麻、苎麻价格较高的原因,使得麻类纺织品没有能够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大麻纤维具有许多特有的优点:大麻纤维具有抗霉抑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浓杆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有明显的抑菌效果;一般的大麻无需特别整理即可屏蔽95%以上的紫外线;大麻纤维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能,在370℃时大麻纤维也不改变颜色;干燥的大麻纤维是电的不良导体,其抗电击穿能力比棉纤维高30%左右;穿着大麻服装与棉织物相比,可使人体感觉温度低5℃左右。但是,大麻不能算是细纤维,由于大麻是束纤维,分裂度比其他麻类差,纤维比较粗、硬,可纺性很差,这大大制约了大麻在服装面料方面的应用。由棉纤维织造出的服装具有吸湿、透气,无闷热感、手感好的优点,同时也无静电现象。而棉麻混纺产品兼具两种纤维材料的优点,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当需要织造价格低廉、实用性好的棉麻混纺纱线时,经常以大麻纤维和棉纤维为主要原料进行混纺。但是当采用大麻纤维和棉纤维这两种粗、细差异较大的纤维作为原料混纺时,由于两者的粗细、软硬程度差别很大,在纺纱过程中较粗大麻纤维弯曲的程度较小,较细的棉纤维会缠绕在较粗的大麻纤维的周围,弯曲的程度较大,而不是如粗细相近的纤维之间混纺时两者互相抱合,导致细、粗差异较大的大麻和棉两种纤维之间的抱合力较小,纺制出的混纺纱易于断裂,纱线强力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技术的大麻/棉混纺纱断裂强力低的问题,通过添加丝纤维,提出一种断裂强力良好的棉麻混纺纱。
进而本发明提供了当大麻/棉混纺比不同时,优选的添加丝纤维的重量百分比的数值范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大麻/丝/棉混纺纱,包含大麻、丝和棉三种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丝纤维的重量占所述大麻、丝和棉纤维总重量的10~40wt%。
所述大麻纤维与所述棉纤维的重量比为3:1~4:1,所述丝纤维的重量占所述大麻、丝和棉纤维重量总重量的10~20wt%。
所述大麻纤维与所述棉纤维的重量比为13:7~7:3,所述丝纤维的重量占所述大麻、丝和棉纤维重量总重量的20~30wt%。
所述大麻纤维与所述棉纤维的重量比为9:11~1:1,所述丝纤维的重量占所述大麻、丝和棉纤维重量总重量的25~30wt%。
所述大麻纤维与所述棉纤维的重量比为7:13~2:3,所述丝纤维的重量占所述大麻、丝和棉纤维重量总重量的30~35wt%。
所述大麻纤维与所述棉纤维的重量比为1:3~3:7,所述丝纤维的重量占所述大麻、丝和棉纤维重量总重量的35~40wt%。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由于纺纱中常用到的纤维中,粗纤维比细纤维的刚度大,也就是说通常情况下,较粗的纤维刚度较大,而较细的纤维的刚度较小,所以粗、细两种纤维细度相差较大时,在混纺中粗纤维由于刚度较大,不容易发生弯曲、变形,而细纤维刚度小,较为柔软,极易发生弯曲、变形,因此会出现在纺纱过程中较细的纤维会缠绕在较粗的纤维的周围,而不是如粗细相近的纤维之间混纺时两者互相抱合,导致细、粗差异较大的两种纤维之间的抱合力较小,纺制出的混纺纱易于断裂,纱线强力较低。本发明的混纺纱,通过在纤维混合中加入至少另一种与大麻纤维和棉纤维的细度差异均较小的、纤维细度介于所述大麻和棉两种纤维之间的丝纤维,由于丝纤维与大麻和棉两种纤维的粗细、软硬程度均相差不大,因此可以在纺制过程中很好地抱合,能够提高混纺纱的断裂强力。
2、本发明公开了不同重量百分比的大麻纤维/棉纤维进行混纺时,使纱线的断裂强力较为理想的,添加丝纤维的重量百分含量范围。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紫荆花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紫荆花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7922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改进的全光照相机
- 下一篇:环锭纺半紧密纺纱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