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变压缩率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810179076.X | 申请日: | 2008-11-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5087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07 |
| 发明(设计)人: | 申敏植;赵铭来;李洪旭;金宇泰;金远圭;赵镇佑 | 申请(专利权)人: |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F02D15/00 | 分类号: | F02D1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程 伟;王锦阳 |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可变 压缩率 装置 | ||
相关申请的交互参考
本申请要求于2008年3月31日提交的第 10-2008-0029944号韩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该申请的所有内容结合 于此用于通过该参考的所有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变压缩率装置,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 能够根据发动机的驱动状态而改变燃烧腔室中的空气-燃料混合物 的压缩率的可变压缩率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当内燃发动机的压缩率提高时,其热效率 也提高,而如果点火时刻有某种程度的提前,则火花点火式发动机 的热效率升高,然而,如果火花点火式发动机在高压缩率时提前, 则会发生不正常的燃烧并且会损坏发动机。因而,点火时刻不能过 于提前,这使发动机的输出受到不良影响。
可变压缩率(Variable Compression Ratio,缩写为VCR) 装置根据发动机的驱动状态来改变空气-燃料混合物的压缩率。可变 压缩率装置在发动机的低负载条件下提高空气-燃料混合物的压缩 率以提高燃料里程。反之,可变压缩率装置在发动机的高负载条件 下降低空气-燃料混合物的压缩率以防止发生爆震(knocking)并提高 发动机输出。
常规的可变压缩率装置能够根据发动机的驱动状态来 实现预设定的空气-燃料混合物压缩率,但是它不能实现分别对应于 进气/压缩/膨胀/排气冲程的不同冲程。具体地说,如果膨胀冲程的 冲程比压缩冲程的冲程更长,则会进一步提高热效率。然而,根据 常规的可变压缩率装置,让膨胀冲程比压缩冲程更长是难以实现的。
而且,为了实现低燃料消耗和高动力输出,在低负载 条件下的高压缩率/低排量以及在高负载条件下的低压缩率/高排量 可以是优选的。
在本发明的背景技术部分所揭示的信息仅仅用于增进 对本发明的一般背景的理解,而不应被视为该信息业已构成为本领 域技术人员所知的现有技术的明示或者任何形式的暗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各个方面可以提供可变压缩率装置,该装置 具有的优点是,由于根据发动机的驱动条件而改变空气-燃料混合物 压缩率,燃料里程和输出得以提高。
本发明的各个方面可以提供可变压缩率装置,该装置 具有的优点是,通过实现分别对应于进气/压缩/膨胀/排气冲程的不 同冲程,使得燃料里程进一步得到提高。
根据本发明的各个实施方式的可变压缩率装置可以结 合到发动机中,该发动机从活塞接收空气-燃料混合物的燃烧力以驱 动车辆,并且可以改变空气-燃料混合物的压缩率。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涉及一种发动机的可变压缩率装 置,该装置接收在活塞腔室中的空气-燃料混合物的燃烧力从而驱动 车辆,其中该装置构造为改变在活塞腔室中的空气-燃料混合物的压 缩率。该装置可以包括:上连杆,该上连杆的一端可旋转地连接到 活塞从而接收空气-燃料混合物的燃烧力;下连杆,该下连杆的一端 可旋转地连接到上连杆的第二端并且通过从上连杆所接收的空气- 燃料混合物的燃烧力而旋转;曲轴,该曲轴偏心地安装到下连杆从 而被其旋转;控制杆,该控制杆的一端可旋转地连接到下连杆的第 二端从而改变下连杆的运动路径;及/或控制轴,该控制轴偏心地且 可旋转地连接到控制杆的第二端并改变控制杆的另一端的位置。
可变压缩率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行星齿轮组,该行星 齿轮组从驱动单元接收扭矩并改变曲轴和控制轴的相位角。行星齿 轮组可以包括:第一操作元件,该第一操作元件连接到控制轴并与 控制杆一同旋转;第二操作元件,该第二操作元件连接到曲轴并使 曲轴旋转;及/或第三操作元件,该第三操作元件连接到驱动单元并 且接收扭矩以改变控制轴的相位角。曲轴上可以固定地安装有曲柄 齿轮,并且在第二操作元件处可以固定地安装有与曲柄齿轮相啮合 的控制齿轮。
驱动单元可以包括驱动轴。在驱动轴处可以安装有动 力传递单元,该动力传递单元用于连接到第三操作元件并将扭矩传 递到第三操作元件。驱动单元可以构造为使得曲轴的旋转速度与控 制轴的旋转速度的比率为大约1:1或者1:2。行星齿轮组可以具有中 心齿轮、齿圈和行星架,第一操作元件可以是行星架,第二操作元 件可以是齿圈,而第三操作元件可以是中心齿轮。
下连杆可以为扇形,并且下连杆的两端设置在扇形弧 的两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7907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伪发票
- 下一篇:具有双向出模结构的橡胶硫化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