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续可变阀升程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810179075.5 | 申请日: | 2008-11-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9302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9 | 
| 发明(设计)人: | 金伯植;徐仁起;韩东熙;金宇泰;金炯翼;崔命植;金大成;河京杓 | 申请(专利权)人: |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F01L13/00 | 分类号: | F01L1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程 伟;王 刚 |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连续 可变 阀升程 装置 | ||
1.一种连续可变阀升程装置,其包括:
输出凸轮驱动单元,其用于传输旋转;
输出凸轮,其接受来自所述输出凸轮驱动单元的旋转并围绕轴线 以预定角度旋转;
输出凸轮位置控制单元,其结合到所述输出凸轮并构造成控制所 述输出凸轮的轴线的位置;以及
阀开启单元,其由所述输出凸轮操作;
其中所述输出凸轮位置控制单元包括:
控制本体;
输出凸轮枢轴,其设置于所述控制本体并与所述输出凸轮连接, 从而形成所述输出凸轮的轴线;
引导部分,其引导所述控制本体;以及
控制单元,其与所述控制本体连接并控制所述控制本体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可变阀升程装置,其中所述输出凸 轮驱动单元包括:
第一偏心轴,其构造成将旋转传输到所述输出凸轮;以及
第一连接连杆,其构造成将所述第一偏心轴与所述输出凸轮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偏心轴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连杆的第一端部并与所述第 一连接连杆的第一端部的内表面接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续可变阀升程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偏 心轴和所述第一连接连杆设置于所述输出凸轮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可变阀升程装置,其中所述输出凸 轮驱动单元包括:
输入凸轮,其用于将旋转传输到所述输出凸轮;以及
输入凸轮接触辊子,其设置于所述输出凸轮并接触所述输入凸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续可变阀升程装置,其中所述输出凸 轮驱动单元包括输出凸轮弹性部分,所述凸轮弹性部分对所述输出凸 轮提供朝向所述输入凸轮的回复力,以利于所述输入凸轮接触辊子与 所述输入凸轮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可变阀升程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单 元包括:
第二偏心轴,其构造成控制所述控制本体的位置;以及
第二连接连杆,其将所述第二偏心轴与所述控制本体连接,其中 所述第二偏心轴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连杆的第一端部,并与所述第二 连接连杆的第一端部的内表面接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可变阀升程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单 元包括:
控制凸轮,其用于控制所述控制本体的位置;以及
控制凸轮接触辊子,其设置于所述控制本体并接触所述控制凸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续可变阀升程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单 元还包括控制本体弹性部分,所述控制本体弹性部分对所述控制本体 施加朝向所述控制凸轮的回复力,以利于所述控制凸轮接触所述控制 凸轮接触辊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可变阀升程装置,其中所述引导部 分包括接触所述控制本体的至少一个侧表面的多个引导辊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续可变阀升程装置,其中所述引导 辊子的直径不同,以便补偿所述引导辊子的位置误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连续可变阀升程装置,其中接触所述 输出凸轮的所述阀开启单元的上部形状以及接触所述引导辊子的所述 控制本体的侧表面为同心圆。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连续可变阀升程装置,其中所述阀开 启单元包括摆臂和摆臂辊子。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连续可变阀升程装置,其中所述阀开 启单元包括具有凸起的上部表面的挺杆。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连续可变阀升程装置,其中所述同心 圆的直径长度是无限的。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连续可变阀升程装置,其中所述阀开 启单元包括具有平坦上部表面的摆臂。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连续可变阀升程装置,其中所述阀开 启单元包括具有平坦上部表面的挺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7907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腐蚀性或爆炸性气体的压力传感设备
- 下一篇:多重拉引式拉门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