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改进的十字路口十六方向同时畅通交通枢纽系统隧凹桥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76571.5 | 申请日: | 2008-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610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30 |
发明(设计)人: | 莫崧桂 | 申请(专利权)人: | 莫崧桂 |
主分类号: | E01C1/04 | 分类号: | E01C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立方律师事务所 11330 | 代理人: | 易咏梅;李安江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进 十字路口 十六 方向 同时 畅通 交通枢纽 系统 隧凹桥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进的都市十字路口的交通枢纽系统隧凹桥,属 于市政交通道路建设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车辆的普及使用,以车代步 提高了现代人的办事速度和效率,而都市普遍设有几座或十几座立 交桥,这对整个城市的交通来说,无疑于杯水车薪,其前面各路口 的瓶颈—红灯阻断了蜿蜒行使的车龙,大都市严重的塞车局面已经 到了非实施全面整治(技改)十字路口不可的地步,尤其是在北京、 广州、上海、深圳等车流、人流比较密集、集中的现代化大都市, 最为严重的是每天的上下班高峰时间段。
而造成塞车的原因,最主要的是由于各个路口的交通灯轮返,终 断行车所致,如按红灯60秒转换一次、车速30km/h计算,则30秒 阻挡了16.5台车的前进,少行了83m,导致如广州黄埔立交桥从早 上7点40分至9点50分长达130分钟时间的塞车,车龙一直延续 至暨大、员村等地;番禺方向早上进入广州大道的车辆,从早上7 点30分至10点10分长达160分钟时间的塞车,给都市交通带来极 大的压力,也给人们的出行带来极大地不便。
为了缓解交通的压力,目前都市整治交通的做法是在各大主干路 口架设几座多层的立交桥,它能免除十字路口的红灯实现四个方向 同时行车畅通,对车流疏导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内街十 字路口的红灯仍然24小时不间断地发挥着作用,城区车辆的不断轮 返被阻于红灯之内,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交通堵塞问题;再则,现有 立交桥的建筑设计模式投资大、多层、工期长、高大雄伟、占地面 积大,严重影响市容市貌和景观视野,带来高空噪音等不利因素, 仅适宜于建造在市区各大主干线道路的十字路口或城郊开阔地带的 交通主干线道,作为疏导各区域车流的交通枢纽,而不适宜改建时 建造在内街道路等的十字路口。
总之,如果都市塞车的局面得不到改善,一方面在时间就是金钱 的现代商贸竞争世界,必将有不少的工贸巨商会弃穗而去,另一方 面消防车、救护车等必将不能以最快的速度赶到现场,导致悲剧的 发生,而如果都市的各主干线道的交通灯不能免除,那将不能从根 本上解决交通的拥挤、堵塞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免除红 灯、提高行车速度、从根本上摆脱塞车局面,为城市的繁荣发展营 造良好发展平台的改进的大都市十字路口十六方向同时畅通交通枢 纽系统隧凹桥。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改进的十字路口十六方向同时畅通交通枢纽系统隧凹桥,包 括相互交叉的第一机动车道和第二机动车道;所述第一机动车道架 设拱桥跨越第二机动车道,所述第二机动车道穿越拱桥的部分设置 有向下凹陷的凹道;所述拱桥下方第二机动车道的两侧引桥座洞分 别设置成桥洞道出入口;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拱桥的宽度方向的两 侧分别设置有一个辅桥,该辅桥包括两个相切的弧形车道,即内车 道和外车道;所述辅桥为单行道,与所述拱桥的车道和桥洞道出入 口连通,以便于车辆任意变线、向左或向右转道而行驶。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内车道的两端和所述拱桥的车道连 通,所述外车道的两端分别在所述内车道两端的外侧和所述桥洞道 出入口连通。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所述内车道的两端分别和所述桥洞道 出入口连通;所述外车道的两端分别在所述内车道两端的外侧延伸 至地面,其中,所述外车道的每一端的一半桥面与所述拱桥的车道 连通,另一半桥面与地面的车道连通。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述隧凹桥的有效行车高度由所述拱桥 的垂直高度和所述凹道的垂直凹陷深度组合而成,其中,所述拱桥 的垂直高度和所述凹道的垂直凹陷深度均为1.8至2.5米。
此外,为了便于军车、警车、消防车等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快速、 方便地进行调头,本发明可以在十字路口附近的第一机动车道和第 二机动车道正向、逆向四个车道中间,分别设置四个用于双向调头 通行的应急道口。这些道口可以通过无线电遥控报警进行即开即关。
另外,为了能使行人和机动车穿行,本发明的第一机动车道、第 二机动车道与四条分流车道分而割成的四个区域与机动车道的连接 地带设置有连通过街天桥或过街隧道的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其中 非机动车道设置在人行道和机动车道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莫崧桂,未经莫崧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7657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磁流量计
- 下一篇:一种复合型叶轮式流量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