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容纳和/或运输风力涡轮机构件的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0810173888.3 | 申请日: | 2008-11-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3432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0 | 
| 发明(设计)人: | J·T·利温斯顿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用电气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D85/68 | 分类号: | B65D85/68;B65D81/05;B65D88/12;F03D1/06;F03D11/00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曾祥夌;曹 若 | 
| 地址: | 美国***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容纳 运输 风力 涡轮机 构件 系统 | ||
1. 一种用于容纳或运输风力涡轮机构件的系统,其包括:
用于接收所述风力涡轮机构件的至少一部分的至少一个容器,所述至少一个容器为标准尺寸的装运容器;以及其中,所述风力涡轮机构件包括至少一个模块化构造的叶片;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模块化构造的叶片的至少一部分以嵌套构造布置于所述至少一个容器内,使得所述至少一个模块化构造的叶片的部分为可堆叠在一起的尺寸逐渐变化的物件,每个物件配合于任何紧邻的较大物件内。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模块化构造的叶片包括多个面板,所述面板中的至少一些构造成以嵌套构造布置于所述至少一个容器内。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准尺寸的装运容器的长度为从二十英尺至五十三英尺。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容器的长度选自:
二十英尺,四十英尺,四十五英尺,四十八英尺以及五十三英尺。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模块化构造的叶片包括至少一个连接板,所述至少一个连接板布置在所述至少一个容器内。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至少一个容器包括至少一个装运容器,所述至少一个装运容器具有在二十英尺与五十三英尺之间的长度。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模块化构造的叶片包括多个叶片面板和多个连接板,所述叶片面板中的至少一些布置在与所述连接板中的至少一些相同的容器内。
8.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模块化构造的叶片具有放置于所述风力涡轮机构件中的至少一些之间的缓冲材料。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材料包括天然纤维、橡胶、乳胶、聚氨酯和记忆泡沫中的至少一种。
10. 一种用于容纳或运输风力涡轮机构件的系统,其包括:
用于接收包括至少一个模块化构造的叶片的所述风力涡轮机构件的至少一部分的至少一个容器,所述至少一个容器为标准尺寸的装运容器;以及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模块化构造的叶片的至少一部分以嵌套构造布置于所述至少一个容器内,使得所述至少一个模块化构造的叶片的部分为可堆叠在一起的尺寸逐渐变化的物件,每个物件配合于任何紧邻的较大物件内。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模块化构造的叶片至少包括叶片面板。
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叶片面板一起嵌套在单个标准尺寸的装运容器内。
13.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一个或多个连接板布置于单个标准尺寸的装运容器内。
14.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面板的至少一部分和至少一个或多个连接板布置于单个标准尺寸的装运容器内。
15.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缓冲材料放置于所述风力涡轮机构件之间。
16.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材料包括天然纤维、橡胶、乳胶、聚氨酯和记忆泡沫中的至少一种。
17. 一种用于容纳或运输风力涡轮机构件的系统,其包括:
用于接收包括至少一个模块化构造的叶片的所述风力涡轮机构件的至少一部分的至少一个容器,所述至少一个容器为标准尺寸的装运容器,所述至少一个容器具有在二十英尺与五十三英尺之间的长度;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模块化构造的叶片的至少一部分以嵌套构造布置于所述至少一个容器内,使得所述至少一个模块化构造的叶片的部分为可堆叠在一起的尺寸逐渐变化的物件,每个物件配合于任何紧邻的较大物件内。
18. 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模块化构造的叶片的至少一个翼梁容纳于所述标准尺寸的装运容器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用电气公司,未经通用电气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7388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