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精氨酸阿司匹林及其粉针剂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72035.8 | 申请日: | 2008-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8032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11 |
发明(设计)人: | 王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本创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1/616 | 分类号: | A61K31/616;A61K31/198;A61P2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孙长龙 |
地址: | 570125海南省海口市国*** | 国省代码: | 海南;6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精氨酸 阿司匹林 及其 针剂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精氨酸阿司匹林的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注射用精氨酸阿司匹林粉针剂的制备方法,属于医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阿司匹林自德国拜耳公司于1897年开发以来,迄今应用已有百年的历史,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为普遍的一种非甾体类解热镇痛消炎药。阿司匹林类药物由于应用范围广,特别是对一些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的防治也显示出很好的效果,而且价廉、使用方便,因此,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研究。
阿司匹林作为解热镇痛药,在我国的生产和使用十分普遍,最大的缺点是口服后对胃粘膜有较强的刺激作用。阿司匹林可致胃部不适、恶心、呕吐等副作用,长期用药因抑制胃肠粘膜前列腺素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损伤胃肠粘膜,导致出血、溃疡、甚至穿孔,严重的还危及生命。由于上述原因,使阿司匹林的应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为了克服以上缺点,需要寻找新的阿司匹林剂型。
精氨酸阿司匹林是利用精氨酸的碱性与阿司匹林的酸性形成的可溶性复盐。精氨酸阿司匹林极易溶于水,被人体吸收后在体内水解生成阿斯匹林和精氨酸,阿司匹林则进一步水解生成水杨酸,因此,精氨酸阿司匹林的作用机制与阿司匹林是相同的。精氨酸阿司匹林制成注射用药后,吸收更完全,提高了生物利用度,药物作用时间更迅速、更持久,减少阿司匹林对肠胃道的刺激,同时还可降低血液粘稠度。
精氨酸阿司匹林在体内水解生成的精氨酸不仅对阿司匹林的抑制血小板聚集功效具有协同作用,同时能对抗阿司匹林的胃粘膜损伤副作用,对胃粘膜起到保护作用。
精氨酸阿司匹林最初于上个世纪70年代在法国推出,国内于80年代初研发应用,作为肌肉注射和静脉注射等非胃肠道制剂,避免了阿司匹林的严重的胃肠道副作用。
在《西北药学杂志》2004年,19(2)期中刊登了《阿司匹林精氨酸盐注射液的制备及其稳定性研究》,公开了一种制备阿司匹林精氨酸盐注射溶液的方法:按克分子比1:1称取阿司匹林、精氨酸原料,将阿司匹林置于乙醇中,另取精氨酸,以蒸馏水溶解之后再加入阿司匹林的乙醇溶液中,用盐酸调节pH至中性,澄清溶液、冻干得到阿司匹林精氨酸盐结晶性粉末,再将其溶解于注射用水中,得到阿司匹林精氨酸盐注射溶液。该方法按克分子比1:1称取阿司匹林、精氨酸原料,最终二者不能充分完全反应,而且充分反应后溶液pH值为碱性,还需要再用盐酸调节,反应时间长,成本高,降低了生产效率。另外反应液直接冻干制成结晶,含有杂质,影响了产品的稳定性。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精氨酸阿司匹林注射液制备方法存在的时间长、成本高、效率低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改进的精氨酸阿司匹林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精氨酸阿司匹林的制备方法,将精氨酸溶于水,再加入阿司匹林,进行搅拌使精氨酸与阿司匹林在60~80℃反应温度下充分反应,加入三氯甲烷,低温保存,析出沉淀,过滤,对沉淀物进行洗涤和真空干燥,得精氨酸阿司匹林粗品。
所述低温保存的温度可以为2~8℃,低温保存时间为10~20小时。
所述真空干燥温度可以为50~70℃,真空干燥时间为4~6小时。
还可以进一步将精氨酸阿司匹林粗品精制成精氨酸阿司匹林精制品,具体过程为:将精氨酸阿司匹林粗品和80%乙醇溶液按每克精氨酸阿司匹林用7.8~8.2毫升的比例一起投入反应瓶,加热至60~70℃,搅拌使固体全部溶解,按每毫升总溶液用0.1~0.5g的活性炭的比例加入活性碳,搅拌10~30min,过滤,滤液加入无水乙醇适量,置于2~8℃低温析晶,过滤,滤饼用乙醇洗涤,50~70℃真空干燥4~6小时,得精氨酸阿司匹林精制品。
所述的精氨酸阿司匹林的制备方法中精氨酸和阿司匹林比较理想的摩尔比为1.2:1,可以使二者更加充分的反应完全,提高了产率;直接把阿司匹林加入到精氨酸的水溶液中,搅拌可使二者逐渐完全反应,pH值正好为中性。
精氨酸与阿司匹林反应时间可以控制为2~4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本创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海南本创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7203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容储能焊机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用于治疗骨质增生的中药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