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充电鼠标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70986.1 | 申请日: | 2008-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271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9 |
发明(设计)人: | 陈羿光;赖锦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26 | 分类号: | G06F1/26;G06F3/033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陈晨;张浴月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充电 鼠标 系统 | ||
1.一种自动充电鼠标系统,包括:
一充电板,包括:
一音频信号发射器,用以产生一音频信号;以及
一充电模块,用以提供电力;以及
一自动充电鼠标,包括:
一鼠标壳体;
一储电元件,用以提供电力给该自动充电鼠标并用以储存来自该充电模块的电力;
多个音频信号接收器,设置于该鼠标壳体上,用以接收该音频信号;
一驱动机构,用以提供动力给该自动充电鼠标;以及
一控制单元,连接于所述多个音频信号接收器以及该驱动机构,用以判断哪一音频信号接收器所接收到的该音频信号强度为最大并输出一移动信号给该驱动机构,使该自动充电鼠标往具有最大强度的该音频信号接收器的方向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充电鼠标系统,其中该自动充电鼠标以及该充电板被放置于一工作面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充电鼠标系统,其中该驱动机构包括:
一滚轮,伸出该鼠标壳体之外以使该滚轮与该工作面接触;
一马达,连接于该滚轮,用以提供动力给该滚轮;以及
一转向模块,连接于该控制单元以及该滚轮,用以根据该控制单元输出的该移动信号而控制该滚轮的方向。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充电鼠标系统,其中该充电板是一感应式充电板,当该自动充电鼠标位于该充电板上时,该充电板对该储电元件充电。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充电鼠标系统,其中所述多个音频信号接收器包括设置于该鼠标壳体前端的一第一音频信号接收器、设置于该鼠标壳体右侧的一第二音频信号接收器以及设置于该鼠标壳体左侧的一第三音频信号接收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充电鼠标系统,其中当该第一音频信号接收器接收到最大强度的该音频信号时,该控制单元输出一直行移动信号给该驱动机构,使该自动充电鼠标往该第一音频信号接收器的方向移动。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充电鼠标系统,其中当该第二音频信号接收器接收到最大强度的该音频信号时,该控制单元输出一右弯移动信号给该驱动机构,使该自动充电鼠标往该第二音频信号接收器的方向移动。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充电鼠标系统,其中当该第三音频信号接收器接收到最大强度的该音频信号时,该控制单元输出一左弯移动信号给该驱动机构,使该自动充电鼠标往该第三音频信号接收器的方向移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充电鼠标系统,其中所述多个音频信号接收器是一麦克风或一麦克风阵列。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充电鼠标系统,其中该储电元件是一充电电池。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充电鼠标系统,其中该自动充电鼠标还包括一电力检测装置,用以检测该储电元件的电力。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自动充电鼠标系统,其中该自动充电鼠标还包括一充电信号产生器,而该充电板还包括一充电信号接收器,当该储电元件的电力小于一电力参考值时,该控制单元使该充电信号产生器输出一充电信号至该充电板,使该充电板产生该音频信号。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充电鼠标系统,其中该充电板还包括一充电键,当该充电键被触压时开启一自动充电功能而使该充电板产生该音频信号。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充电鼠标系统,其中该自动充电鼠标还包括一充电键以及一充电信号产生器,而该充电板还包括一充电信号接收器,当该充电键被触压时开启一自动充电功能而使该充电信号产生器输出一充电信号至该充电板,使该充电板产生该音频信号。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充电鼠标系统,其中该自动充电鼠标还包括一计时器以及以及一充电信号产生器,该计时器用以计算该自动充电鼠标停止运作的时间,而该充电板还包括一充电信号接收器,当该自动充电鼠标停止运作超过一休息时间值时,该控制单元使该充电信号产生器输出一充电信号至该充电板,使该充电板产生该音频信号。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充电鼠标系统,其中该充电板连接于一电源,该电源提供电力给该充电板。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充电鼠标系统,其中该电源是一市电电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7098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