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动车辆变速箱的变速选择器拨叉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70598.3 | 申请日: | 2008-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1885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9 |
发明(设计)人: | M·加拉贝洛;V·帕斯托雷洛;A·皮亚扎 | 申请(专利权)人: | C.R.F.阿西安尼顾问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63/32 | 分类号: | F16H63/3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原绍辉 |
地址: | 意大利奥*** | 国省代码: | 意大利;IT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动车辆 变速箱 变速 选择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适于机动车辆变速箱的变速选择器拨叉。
更具体的,本发明涉及变速选择器拨叉,其包括:
配置成沿着变速箱的固定杆可滑动地支撑拨叉的主体;
成对的叉状物,其固定到主体并在它们的远端处分别形成能够操 作变速箱滑动耦合套筒的指状部;以及
致动鼻凸部,其固定到主体以便使得拨叉沿着固定杆进行滑动移 动以便啮合所需的齿轮。
背景技术
适于机动车辆变速箱的变速选择器拨叉可从以申请人名称申请 的欧洲专利申请EP-A-1 832 786获知。根据该已知方案,拨叉主体被 成形以便允许相同(或更具体的,仅在致动鼻凸部方面不同)的两个 拨叉被安装在相同的固定杆上,以在沿所述杆的滑动方向上至少部分 重叠。主体和叉状物可由通过冲裁和折弯获得的单一片状金属部件形 成。可选的,主体和叉状物可由通过冲裁和折弯获得的并通过焊接固 定到彼此的单独片状金属部件形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适于机动车辆变速箱的变速选择器拨叉,其 可用于操作手动变速箱的所有滑动耦合套筒以及可变型得到的或者 不是从相同的手动变速箱得到的自动变速箱或双离合变速箱的所有 滑动耦合套筒,其允许使得布置在相同固定杆上的一组两个拨叉的轴 向尺寸保持最小化,其允许满足规定尺寸及几何公差而不需要特别的 加工和/或高精度的加工,其确保在操作中承受应力的区域中需求的 机械强度及表面硬度,且其提供很大的应用灵活性,并且其允许为了 生产主体和叉状物所需的冲裁和折弯器械的成本保持最低。
根据本发明通过适于机动车辆变速箱的变速选择器拨叉可完全 实现该目的和其它目的,该拨叉包括:形成一对支撑板的主体,支撑 板具有相应的共轴通孔以便沿着变速箱的固定杆滑动支撑拨叉;成对 叉状物,其焊接到主体支撑板之一上并在它们的远端处分别形成能够 操作变速箱滑动耦合套筒的致动部;以及
致动鼻凸部,其固定到主体以便使得拨叉沿着相应的固定杆进行 滑动移动以便啮合所需的齿轮,其中所述主体和叉状物被成形以便允 许具有相同主体和叉状物的两个拨叉被安装到相同的固定杆上,以便 在沿所述固定杆的滑动方向上至少部分重叠,并且其中两个叉状物在 相同侧上相对于通孔轴线以其焊接到主体的区域延伸。
具体地,本发明提出适于机动车辆变速箱的变速选择器拨叉,所 述拨叉包括:形成一对支撑板的主体,所述支撑板具有相应的共轴通 孔以便沿着变速箱的固定杆滑动支撑拨叉;成对叉状物,其焊接到主 体的支撑板之一上并在它们的远端处分别形成能够操作变速箱滑动 耦合套筒的致动部;以及致动鼻凸部,其固定到主体以便使得拨叉沿 着相应的固定杆进行滑动移动以便啮合所需的齿轮,所述主体和叉状 物被成形以便允许具有相同主体和叉状物的两个拨叉被安装到相同 的固定杆上,以便在沿所述固定杆的滑动方向上至少部分重叠,其特 征在于,两个叉状物在与叉状物焊接到其上的支撑板平面平行的横向 平面内在叉状物焊接到支撑板的区域的同一侧上相对于由两个共轴 通孔限定的滑动轴线延伸,由此两个叉状物被焊接到所述支撑板之一 上面的所述区域位于所述共轴通孔下面。
附图说明
从下面参照附图仅仅通过非限定实例提供的详细说明将清楚明 了本发明的特征和优势,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适于机动车辆变速箱的变速选择器拨叉的 透视图;
图2是根据图1拨叉的前面正视图;
图3和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分别适于手动变速箱和适于双离合变 速箱的变速选择器拨叉的透视图;以及
图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适于具有六个或七个前进齿轮附加一个 倒档齿轮的变速箱的四个变速选择器拨叉布置的透视图,其可同样是 单离合(手动或自动)类型或双离合类型。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纵向”用于指示平行于 一个或多个固定杆轴线的方向,变速选择器拨叉滑动安装在上述固定 杆上,同时术语“横向”用于指示垂直于上述纵向方向的任意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C.R.F.阿西安尼顾问公司,未经C.R.F.阿西安尼顾问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7059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人工眼-液体微型镜头
- 下一篇:吸风式风帘燃气灶空气补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