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包括弹簧减震座椅和弹簧减震驾驶室的车辆和悬挂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810169964.3 | 申请日: | 2008-10-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1762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9 |
| 发明(设计)人: | 埃尔文·哈勒;延斯·科尔布 | 申请(专利权)人: | 格拉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N2/52 | 分类号: | B60N2/52;B60G17/052;F16F15/027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高占元 |
| 地址: | 德国安贝***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包括 弹簧 减震 座椅 驾驶室 车辆 悬挂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括弹簧减震(spring-mounted)车辆座椅和弹簧减震车辆驾 驶室的车辆,其中所述车辆座椅通过与车辆驾驶室相对的至少一个第一弹簧部 件和/或一个第一阻尼部件实现弹簧减震的,并且所述车辆驾驶室通过与所述 车架相对的至少一个第二弹簧部件和/或一个第二阻尼部件实现弹簧减震的,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车辆座椅和车辆驾驶室的悬挂方法(suspension method).
背景技术
包括弹簧减震座椅的车辆是众所周知的,其用于防止车辆座椅的高度偏移 (height excursion),特别是在不平坦的路面(如坑洼)行驶时。EP 1188 608A1 公开了一种实现弹簧减震车辆座椅的阻尼系统,其中在座椅部件和与车辆相连 的下端部件之间除了设置有机械活动连接装置外,还设置有气动卸载装置 (pneumatic load reliefdevice)和液压制动器(hydraulic actuator)。所述气动卸 载装置和液压制动器通过控制装置进行控制以应对座椅部件的突然性高度变 化生成的座椅误差信号。
这样的悬架装置结构简单,在制动器接收到与车辆座椅相关的位置误差信 号(该信号是由驾驶员的体重引起的)后,通过压缩器向其提供空气,使得空 气体积增加进而使车辆座椅减震。这样的悬架装置不具有可沿着其高度调节并 在该高度调节距离的相对较长部份延展的任何舒适范围(comfort range),这 样在受到同一恢复力(restoring force)时,其将提供位于该高度调节范围内的 统一的悬挂。
已知的气弹簧具有线性动态力/距离气弹簧特性,其斜率分别取决于气弹 簧的设计和应用的附加体积(additional volume)。对于这样的气弹簧,往往使 用恒定的附加体积,该附加体积作为气弹簧的实际空气体积与膨胀的和收缩的 气弹簧相连。这样的恒定附加体积将导致这样的结果,就是当气弹簧与具有较 小斜率的力/距离特性的气弹簧一同设置时,将座椅部件返回到该力/距离气弹 簧特性的中心位置将较为困难,这是因为悬架装置中的摩擦力作为一个整体将 大于该力/距离气弹簧特性中的恢复力。另一方面,当将悬架装置设计成具有 较大恢复力,也就是设置斜率较大的气弹簧特性时,在气弹簧的中间冲程范围 和末端冲程范围时,阻尼将较为激烈。此外,当使用斜率较小的气垫时,存在 很高的风险,当遇到相当不平坦的路面时,气弹簧的冲程末端区域的终点挡板 (end stops)出现显著的膨胀和收缩,这样将导致座椅的使用者的舒适度降低。
上述悬架系统普遍具有这样的问题,它们一般用作那些主动受影响的车辆 座椅的悬架系统。这些悬架系统的功能一般被认为是独立于车辆驾驶室的任何 附加现有的悬挂功能的。因此,只有在作用到车辆座椅上的震动(弹簧减震的 车辆驾驶室或车架引起)才引起车辆座椅的悬挂系统的响应,这样获得车辆座 椅的最优悬挂。然而,另一方面,考虑到车架的偏移,作为车辆座椅的主动受 影响的悬挂移动的作用,并未发生对多用途运载车驾驶室的悬挂移动的主动控 制。作为替代的,常用的组合是被动控制车辆驾驶室的悬挂移动和主动控制车 辆座椅的悬挂运动,所述被动控制车辆驾驶室的悬挂移动并不提供附加体积的 开启和关闭,而是仅使用如实质上闭合的气弹簧,所述主动控制车辆座椅的悬 挂运动可借助附加体积的方式来实现。这些缺陷将导致,当在坑洼路面行进时, 车架将发生明显的偏移,这样很可能导致车辆驾驶室的弹簧部件和车辆座椅的 弹簧部件均接触到其底部停止区域。除此之外,对于后续的弹簧运动,在某些 情况下,车辆座椅和/或车辆驾驶室的弹簧部件和/或阻尼部件提供的用于替代 或额外的全部弹簧行程均不可用。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和方法,其中包括弹簧减震的车辆座 椅和弹簧减震的车辆驾驶室,即使在车辆受到外部作用产生较大的偏移时,其 可使用全部的可用弹簧行程执行最优悬挂并仅使得车辆座椅发生较小的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格拉默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格拉默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6996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