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膝部保护气囊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68201.7 | 申请日: | 2008-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9699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01 |
发明(设计)人: | 尾藤和彰;榊原泰博;户谷千春;佐藤贵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R21/20 | 分类号: | B60R2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宋丹氢;张天舒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膝部 保护 气囊 装置 | ||
1.一种膝部保护气囊装置,其中,易破部分(35)设置在杂物箱门(31)的壁部(33)中,所述杂物箱门(31)用于开闭杂物箱(18)的开口(27),所述壁部(33)面向车辆乘员室,气囊壳体(45)安装于所述壁部(33)的内侧,所述气囊壳体(45)用于容纳气囊(46),所述气囊(46)因充气流体而膨胀,其中,使所述气囊壳体(45)的前部(45C)作为压力承受部,用于经由膨胀的所述气囊(46)承受所述充气流体的压力,从而获得朝向车辆后侧的反作用力,使所述易破部分(35)被向所述车辆后侧膨胀的所述气囊(46)撞破,以及,使所述气囊(46)穿过所述易破部分(35)从所述杂物箱门(31)向所述车辆后侧伸出,
所述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壁部(33)内侧设置有用于加强所述杂物箱门(31)的增强件(48),所述增强件(48)固定于所述杂物箱门(31)中除所述易破部分(35)之外的其他部分,以及,所述气囊壳体(45)连接于所述增强件(4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膝部保护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锁扣件(51)固定于所述气囊壳体(45)的外侧,以及,通过所述第一锁扣件(51)将所述气囊壳体(45)连接于所述增强件(48)。
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膝部保护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锁定装置(37、60)设置在所述杂物箱(18)中,所述锁定装置(37、60)的组成部件的一部分布置于所述杂物箱门(31),以将所述杂物箱门(31)保持在闭合位置,其中,在所述锁定装置(37、60)的组成部件中,布置于所述杂物箱门(31)的组成部件起到所述增强件(48)的作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膝部保护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锁定装置(37、60)设置在所述杂物箱(18)中,所述锁定装置(37、60)的组成部件的一部分布置于所述杂物箱门(31),以将所述杂物箱门(31)保持在闭合位置,其中,所述气囊壳体(45)既连接于所述锁定装置(37、60)的组成部件中布置于所述杂物箱门(31)的组成部件,也连接于所述增强件(4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膝部保护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锁扣件(52)固定于所述气囊壳体(45)的外侧,其中,通过所述第二锁扣件(52),将所述气囊壳体(45)连接于所述锁定装置(37、60)的组成部件中布置于所述杂物箱门(31)的组成部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膝部保护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装置的组成部件包括:
接合孔(61),设置于所述杂物箱(18)的所述开口(27)的壁部(66);以及
锁定件(63、64),设置在所述杂物箱门(31)中,其中所述锁定件(63、64)在接合位置与分离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接合位置处,所述锁定件(63、64)与所述接合孔(61)接合,以将所述杂物箱门(31)保持在闭合位置;以及,在所述分离位置处,所述锁定件(63、64)从所述接合孔(61)移开,以解除接合,
其中,所述第二锁扣件(52)以可移动方式锁扣于所述锁定件。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膝部保护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装置的组成部件包括:
闩眼(38),设置于所述杂物箱门(31)和所述杂物箱(18)的所述开口(27)中的一个;
操纵件(44),设置于所述杂物箱门(31)和所述开口(27)中的另一个,所述操纵件(44)由轴(42)以转动方式支撑;以及
钩件(43),响应于所述操纵件(44)的转动,所述钩件(43)在接合位置与分离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接合位置处,所述钩件(43)与所述闩眼(38)接合,以将所述杂物箱门(31)保持在闭合位置;
以及,在所述分离位置处,所述钩件(43)解除接合,
其中,所述气囊壳体(45)连接于所述闩眼(38)和所述轴(42)中设置于所述杂物箱门(31)的组成部件处。
8.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件(48)的端部位于所述开口的周缘,其中,设置支撑件(53),用于将所述增强件(48)的端部与车身加强件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合成株式会社,未经丰田合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6820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输送装置
- 下一篇:压动控制机构和包括该机构的车辆座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