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座椅斜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67977.7 | 申请日: | 2008-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1238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2 |
发明(设计)人: | 小岛康敬;二本松英雄;名仓干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N2/22 | 分类号: | B60N2/22;A47C1/025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段 斌;张 文 |
地址: | 日本爱知***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座椅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座椅斜倚装置。
背景技术
按照公知的车辆座椅装置,在车辆地板上设有连接至座垫的左、右下 臂。连接至座椅靠背的左、右上臂由相应的左、右下臂的背部支撑以围绕 相应的铰链销枢转。左斜倚机构设于左下臂和左上臂之间。同样,右斜倚 机构设于右下臂和右上臂之间。所述左、右斜倚机构限制相应上臂的枢转 运动以及解除对所述枢转运动的限制。
日本专利JP2006-333967A(以下称为参考专利1)中披露的公知的 一种车辆座椅斜倚装置包括分别设于座垫的左侧和右侧的左、右斜倚机 构,以获得座椅靠背的支撑力。在这种结构的车辆座椅斜倚装置中,当 调节座椅靠背的角度时,所述左、右斜倚机构同步操作以锁定和解锁相 应上臂的枢转运动。为了使所述左、右斜倚机构的操作同步,所述斜倚 机构通过管状的连接轴相互连接。
按照参考专利1中披露的座椅斜倚装置,左、右操作轴从车辆座椅 的外侧分别插入所述左、右斜倚机构。所述左操作轴的端部以及所述右 操作轴的端部通过焊接部分22分别连接至所述管状连接轴的左端部和 右端部。凸轮与相应的操作轴接合。第一齿部形成于锁定构件的外表面。 第二齿部形成于旋转构件的内表面。第一齿部通过凸轮的旋转运动与相 应的第二齿部发生接合以及从其上解除。当操作设于任一左、右操作轴 上的操作按钮时,所述左、右斜倚机构同步地执行锁定和解锁操作。
然而,按照参考专利1披露的所述座椅斜倚装置(用于车辆的), 在通过焊接连接所述操作轴和连接轴之前,所述左、右操作轴从车辆座 椅的外侧分别插入所述左、右斜倚机构。因此,在所述操作轴未稳固定 位的状态下通过焊接连接所述操作轴和连接轴。结果,所述操作轴可能 偏心地连接至所述连接轴。然后,所述锁定机构的锁定和解锁操作可能 发生故障。进而,按照参考专利1的车辆座椅斜倚装置不具有一种间隙, 所述间隙设于所述左斜倚机构和所述左操作轴以及所述右斜倚机构和 所述右操作轴之间,补偿所述左、右斜倚机构之间的位置变化。因此, 所述锁定机构的锁定和解锁操作可能进而发生故障。
因此,需要一种车辆座椅斜倚装置,在该装置中,铰链销从车辆座 椅的内侧插入,并且连接管连接至形成于所述铰链销的相互面对的内端 的连接部分,从而所述铰链销和所述连接管同轴地布置且组装位置沿车 辆的宽度方向的变化得到补偿。
发明内容
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一种车辆座椅斜倚装置,包括:
一对第一臂,适于由座椅的座垫支撑;一对第二臂,适于由所述座 椅的座椅靠背支撑并相对于所述第一臂以可旋转方式支撑;一对铰链 销,穿过所述第一臂和所述第二臂;一对斜倚机构,包括:一对锁定机 构,每个所述锁定机构包括凸轮,所述凸轮设于所述第一臂和所述第二 臂之间并由所述铰链销支撑以致能够一体地旋转,保持所述凸轮和所述 铰链销之间的间隙,所述锁定机构通过所述铰链销和所述凸轮的旋转运 动限制所述座椅靠背相对于所述座垫的旋转运动以及解除对所述座椅 靠背相对于所述座垫的旋转运动的限制;以及连接构件,其设于所述斜 倚机构之间并连接至所述铰链销以致能够一体地旋转,其中,每个所述 铰链销构造为从所述座椅的内侧插入每个所述斜倚机构,并且在至少其 中一个铰链销的面对另一个铰链销的内端设置连接至连接构件的连接 部分。
因而,铰链销从座椅的内侧分别插入斜倚机构。而且,铰链销分别 包括连接部分。所述连接部分形成于所述铰链销的相互面对的相应内端 并与所述连接构件连接。因此,通过将其中一个铰链销推向另一个铰链 销,防止了在铰链销的连接部分和连接构件之间沿所述铰链销和所述连 接构件的轴向产生接合间隙。因而,连接构件和铰链销的连接部分牢固 地连接在一起。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连接部分通过焊接连接至连接构件。
因而,铰链销和连接构件能够容易而牢固地相互连接。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连接部分包括插接件和抵接部分,连接构 件的端部装配在该插接件中,该抵接部分接触其中一个斜倚机构的面对 另一个斜倚机构的内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爱信精机株式会社,未经爱信精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6797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