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特高压电线张力放线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67150.6 | 申请日: | 2008-10-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5981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04 |
发明(设计)人: | 陈茂生;计建军;郎福堂;刘钧;苏秀成;张甲雷;贾聪彬;侯先智;陈其泽;李晓丽;张晓军;刘文增;梅丰;张亚峰;潘洪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送变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02 | 分类号: | H02G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孙长龙 |
地址: | 102401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高压 电线 张力 放线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放线方法,适用于800~1000kV特高压电线张 力放线。
背景技术
20世纪60年代开始,美、苏、日、加、意等国开始研究1000kV 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日本1988年开始建设1000kV线路,总长度 达430km。
目前,1000kV特高压工程张力放线施工方法常用的是“一牵8 (或4+4)”、2ד一牵4”等方式,用于单相八分裂线的同时放线。
“一牵8(或4+4)”:即张力场设置两套4线张力机,牵引场利 用1台牵引机,塔上每相悬挂一组九轮放线滑车,通过一根牵引绳和 八线走板,同时展放八根子导线。
然而,上述“一牵8(或4+4)”技术用一台牵引机展放八根导 线,特别是对于导线较粗的特高压工程,需要采用大吨位牵引设备, 对于很多施工单位来说需要重新购置新的设备和工器具,且大吨位旋 转连接器运转困难,牵引绳的受力过大,安全风险高。
而采用一根牵引绳牵引一根导线放线方式,即“八牵8”放线方 式,需要解决各分裂线展放时的张力同步问题,以及导线保护问题。
导线保护问题是指,现在的一牵多放线方式,例如“一牵8”和 “一牵4”,是利用一个牵引绳用走板同时牵引八根或四根子导线, 牵引绳和导线是通过放线滑车上的不同滑轮被牵引,为保护滑轮和导 线,通常通过牵引绳的滑轮是采用尼龙等硬质材料轮衬,而通过导线 的滑轮是采用柔性材料轮衬。而采用一根牵引绳牵引一根导线时,当 滑轮采用尼龙轮衬时,尼龙衬对导线表面质量有损伤。而采用降低硬 度的橡胶类柔性轮衬,虽然能够有效保护导线表面质量,但是首先通 过的牵引绳又会对滑车滑轮造成磨损,磨损后的滑轮又会磨损导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八牵8放线方法,避免了“一牵8(或 4+4)”放线方式使用大吨位牵引设备带来的上述问题。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特高压电线张力放线的方 法:
(1)在牵引场设置四台“二线牵张一体机”作为主牵引设备, 张立场设置四台“二线张力机”,铁塔每相悬挂两套相互独立的放线 滑车;
(2)前期展放8根导线牵引绳,每4根牵引绳分别通过一套放 线滑车上的四个辅助滑轮,辅助滑轮表面为适合于牵引绳的硬质材 料,并以“一牵1”的方式牵放八分裂子导线,通过四台“二线张力 机”和四台作为牵引机的“二线牵张一体机”,各自通过电子同步控 制装置互联实现导线同步展放;
(3)在八分裂子导线被牵引绳牵引到达放线滑车时,利用连接 牵引绳和子导线的触发走板触动放线滑车上的触发机构,使同一滑车 上的辅助滑轮下降到低于放线滑车的主滑轮,主滑轮表面为适合于导 线的柔性材料,使八分裂子导线通过两套放线滑车上的主滑轮被同步 展放。
同现有展放方法相比,本发明有技术效果是:
(1)四台“二线牵张一体机”作为主牵引设备,利用电子同步 控制装置实现同步展放,保证八分裂子导线张车和放线速度同步控 制,而四台主牵引设备进行牵引,相对于用一台主牵引设备展入八分 裂子导线的方式来说,设备吨位小,牵引绳受力小,安装可靠,而且 充分发挥了现有牵引设备适的作用,减少了购进大吨位牵引设备的成 本。
(2)利用辅助滑轮走牵引绳,而利用主滑轮走导线,通过控制 辅助滑轮下降实现,巧妙地使导线达到放线滑车时走主滑轮而不通过 辅助滑轮,主滑轮和辅助滑轮根据牵引绳和导线的需要采用不同材 料,较好地解决了导线保护问题。
(3)这种“八牵8”放线工艺本质为“一牵1”方式,因此可以 根据输电线路分裂导线数具体情况,施工时实现“一牵1”、“二牵2”、 “三牵3”、“四牵4”、“五牵5”、“六牵6”等方式。
附图说明
图1为放线用滑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右视图。
图3为放线滑车在通过牵引绳时的状态图。
图4为放线滑车在通过导线时的状态图。
图5为触发走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触发走板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以助于理 解本发明的内容。
一种适用于特高压电线张力放线的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送变电公司,未经北京送变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6715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