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雷公藤叶中分离雷公藤内酯醇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64190.5 | 申请日: | 200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4554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03 |
发明(设计)人: | 沈剑;何潮洪;刘明;徐亚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J73/00 | 分类号: | C07J73/00;C07J75/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周 烽 |
地址: | 310027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雷公藤 分离 内酯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有效成分提取技术,尤其涉及一种从雷公藤叶子中分离雷公藤内酯醇的方法。
背景技术
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f,简称TWHF)是卫矛科(Celastraceae)雷公藤属木质藤本植物,是雷公藤(Tripterygium)属植物的一种,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南地区和东北长白山区。雷公藤作为一种传统的中药(traditionalChinese medicine,TCM)在中国有数百年的应用历史,最早记录于《神农本草经》,名莽草,在《纲目拾遗》中有详细记载,又称断肠草、山砒霜、南蛇藤,由于毒性大,民间也有用于杀虫、毒鼠等。作为药物,雷公藤的主要药理作用是免疫系统作用、抗炎、抗生育作用。雷公藤提取物在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牛皮癣,红斑狼疮等显示出了良好的效果。
雷公藤中的药效成分主要是雷公藤二萜内酯、雷公藤三萜类、雷公藤生物碱等,其中属于二萜内酯的雷公藤内酯醇(Triptolide),又称雷公藤甲素,被认为是最主要的生理活性成分,因此从雷公藤中提纯雷公藤内酯醇具有重要的价值。1972年Kupchan等(Kupchan SM et al.,J.Am.Chem.Soc.1972.94(20)7194-7195)首次用乙醇提取,乙酸乙酯-水体系分配,再用反复柱层析的方法从雷公藤中分离出了具有免疫活性的雷公藤内酯醇、雷公藤内酯二醇和雷公藤内酯酮。其它提纯雷公藤内酯醇的方法有采用溶剂梯度萃取(Lipsky PE et al.,US Patent5294443,1996),有乙醇提取后的浸膏分别用氯仿(Ren K et al.,US Patent2004018260,2004)、二氯甲烷(Wiedmann TWT et al.,Patent WO 9513082,1995)和水分配的,再通过多步的柱层析过程得到雷公藤内酯醇纯品。综上,目前提纯雷公藤内酯醇方法是雷公藤提取物经过多次反复柱层析。由于柱层析的不可逆吸附导致雷公藤内酯醇的得率较低。
高速逆流色谱是(high-speed countercurrent chromatography,HSCCC)是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连续高效的液-液分配色谱分离技术(Ito Y,Journalof chromatography A,2005.1065(2):145-468)。高速逆流色谱与柱色谱(CC)相比,不存在固体支撑,避免了不可逆吸附,从而避免了样品损失、失活、变性,分离时间短,节省溶剂;与制备高效液相色谱(PHPLC)相比,样品可以直接进样,没有纯度要求,而且样品可以全部回收,上样量大,重复性好,设备操作方便简单。通过以上对高速逆流色谱的了解,高速逆流色谱适用于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特别是适用于植物提取的最后精制纯化步骤。本发明的最后精制过程使用了高速逆流色谱分离技术。
本发明从雷公藤内酯醇的溶解特性(雷公藤内酯醇易溶于乙酸乙酯、乙醇、甲醇,难溶于石油醚,基本不溶于水)出发,用几种对环境影响较小的常用溶剂,通过乙醇提取,乙酸乙酯-水体系和石油醚-甲醇体系分配,尽可能地减少了提取过程中雷公藤内酯醇的损失,同时减少了柱层析的上样量降低了成本,通过一次简单柱层析,得到雷公藤内酯醇粗品。为了减少高速逆流色谱的上样量,提高生产效率,将雷公藤内酯醇粗品用高速逆流色谱常用的四元两相溶剂体系进行分配,能够有效地除去一些杂质,富集雷公藤内酯醇。最后通过高速逆流色谱(HSCCC)精制得到纯度95%左右的雷公藤内酯醇,相对干叶子的得率在0.008%以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从雷公藤叶中分离雷公藤内酯醇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从雷公藤叶中分离雷公藤内酯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雷公藤叶子磨成粉末,过筛,用乙醇回流提取2~4次,每次提取时间1~3小时,每次每克雷公藤叶粉末用4-6毫升乙醇,然后合并提取液,蒸干乙醇得到乙醇提取物;
(2)乙醇提取物用乙酸乙酯和水搅拌溶解并过滤,每克乙醇提取物需加入饱和了水的乙酸乙酯5-20毫升,加入饱和了乙酸乙酯的水5-20毫升,滤液分层12-24小时,分液,上相蒸干得到乙酸乙酯萃取物;
(3)乙酸乙酯萃取物用60-90℃石油醚和甲醇溶解,每克乙酸乙酯萃取物需加入饱和了60-90℃石油醚的甲醇5-20毫升,加入饱和了甲醇的石油醚5-20毫升,滤液分层1-10小时,分液,下相蒸干得到甲醇萃取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6419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卤阻燃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工程塑料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新型天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