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蜇活性肽酸奶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58085.0 | 申请日: | 2008-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2219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06 |
发明(设计)人: | 张绵松;刘昌衡;唐聚德;袁文鹏;夏雪奎;王小军;孟秀梅;胡炜;孙永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好当家海洋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23C9/13 | 分类号: | A23C9/13;A23L1/29;A23L1/333;A23L1/30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305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蜇 活性 酸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有添加物的发酵牛奶配制品,尤其是一种将海蜇肽液与酸牛奶结合的海蜇活性肽酸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海蜇的营养极为丰富,其营养成分独特之处是脂肪含量极低,蛋白质和无机盐类等含量丰富。据测定:每百克海蜇含水分65克左右、蛋白质6—12克、脂肪0.1—0.5克、碳水化合物4克左右、热量66千卡、钙182毫克、碘132微克以及多种维生素,尤其含有人们饮食中所缺的碘,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低热量的营养食品。海蜇不但是筵席佳肴,而且还以治病良药而闻名于世。《本草纲目》所述,海蜇有清热解毒、化痰软坚、降压消肿等功能,对气管炎、哮喘、高血压、胃溃疡等症均有疗效。此外海蜇还有阻止伤口扩散的作用和促进上皮形成、扩张血管、降低血压、消痰散气、润肠消积等功能。我国的海蜇产量较大,在日常生活或生产中,海蜇多是鲜食或采用明矾和盐腌制,将其将加工成海蜇皮,以利于其获得一更长的保存期和便于人们食用。
近年来,如何将海蜇加工成方便、安全的食用制品成为人们研究的课题。如1993年2月3日公开的CN1068483A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中公开的“即食海蜇的生产方法”、1993年9年8日公开的CN1075861A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中公开的“方便海蜇食品的制作方法”、1993年6月23日公告的CN1021287C中国发明专利说明书中公开的“真空无菌软包装海蜇的制备方法”、1994年4月27日公开的CN1085745A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中公开的“速食天然海蜇及生产方法”、1999年1月27日公告的CN1041790C中国发明专利说明书公告的“海蜇含水密封包装即食品及制造方法”、2001年1月24日公告的CN1280794A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中公告的“即食天然海蜇的制成品及其加工方法”、2003年7月30日公告的CN1115981C中国发明专利说明书公告的“天然海蜇休闲食品及其加工方法”,上述公开文件中公开的海蜇食用制品中海蜇均是固体形态与调味料调配而成的,利于人们方便食用。
酸牛奶,它是以新鲜的牛奶为原料,经过马氏杀菌后再向牛奶中添加有益菌(发酵剂),经发酵后而制得一种牛奶制品。发酵过程牛奶中的糖、蛋白质有20%左右被分解成为小的分子(如半乳糖和乳酸、小的肽链和氨基酸等);发酵后的酸牛奶中的脂肪酸比原料奶增加了2倍;发酵过程中还可产生多种维生素,如VB1、VB2、VB6、VB12等。这些变化使酸奶比鲜牛奶更易消化和吸收,各种营养素的利用率得以提高。另外,酸奶含有的乳酸菌有促进胃液分泌、提高食欲、加强消化的功效,其能在人体的肠道内繁殖时会分泌对人体健康有益的物质,维持肠道正常菌丛平衡,减弱腐败菌在肠道内产生的毒素,减少某些致癌物质的产生,并具有降低胆固醇等作用,特别适宜高血脂的人饮用。
迄今为止,还未见到过将海蜇制备成多肽液体与酸牛奶调配成液体饮品的报道。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人们食用的海蜇食物制品只有固体形态的海蜇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海蜇活性肽酸奶及其制备方法。该海蜇活性肽酸奶拓展了海蜇与酸牛奶的利用,将海蜇多肽液与酸牛奶有机结合,充分综合了海蜇的丰富营养和能清热解毒、化痰软坚、降压消肿等药理作用,以及酸奶比鲜牛奶更易消化和吸收,各种营养素的利用率高的特点。该制备方法工艺合理、制备简便、操作性强,易实现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海蜇活性肽酸奶,其特征在于:其是由海蜇酶解、超滤制得的海蜇多肽液和按常规方法制得的酸牛奶组成,其海蜇多肽液与酸牛奶的重量百分比分别为:海蜇多肽液5-20%、酸牛奶80-95%。
一种海蜇活性肽酸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经过下列工艺
a、原料预处理 选取优质的海蜇为原料,用清水浸泡脱盐后,清洗干净,送入组织捣碎机中捣碎;
b、酶解 将上述捣碎后的海蜇加入其重量2-4倍的水进行稀释,调节pH值为8.0-8.5,控制温度为55-60℃,加入碱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用量为每克稀释前海蜇重量加800-1200个酶活单位(u),保温2-5小时,得海蜇酶解液;
c、灭酶 将上述制得的海蜇酶解液加热至90~100℃,保持15一20分钟,进行灭酶;
d、离心分离 将上述灭酶后的海蜇酶解液进行离心分离,去除大分子蛋白质和不溶性杂质,取其上清液;
e、超滤 将上述制得的上清液采用超滤膜过滤装置,滤得分子量在1000道尔顿—3000道尔顿之间的海蜇多肽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好当家海洋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未经山东好当家海洋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580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