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金和λDNA链连接的自组装材料的制备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810156724.X 申请日: 2008-09-24
公开(公告)号: CN101368198A 公开(公告)日: 2009-02-18
发明(设计)人: 胥传来;边爱;陈伟;刘丽强;李哲;杜静洁;许定花 申请(专利权)人: 江南大学
主分类号: C12P19/34 分类号: C12P19/34;B22F9/16
代理公司: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时旭丹;刘品超
地址: 214122江苏省无锡***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纳米 dna 连接 组装 材料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一种纳米金和λDNA链连接的自组装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材料化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纳米技术向生命科学领域的不断渗透,利用纳米生物技术研究和解决其中的重大问题,推动纳米生物技术的发展,正成为当前一个重要的前沿领域之一。胶状的金纳米粒子(AuNPs),由于其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生物相容性,在生物电化学、材料学及生物医学等领域有很广泛的应用。

聚合酶链反应(PCR)是一种体外特定核酸序列扩增技术,是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实验工作基础之一,在生命科学、遗传学和医学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PCR通常在均一的溶液中进行,在固体界面上能否顺利进行PCR是一个具有探索性的课题。近来,Turner等人利用在微孔表面上的PCR检测了血色素基因的突变;Adessi等人研究了玻璃表面的PCR,探讨了研制DNA芯片的可能性;Lockley等人对在尼龙表面的PCR做了初步的探索。纳米粒子界面上的PCR还未见报道。如果在纳米粒子界面上能顺利进行PCR,可以大大拓宽PCR技术的应用范围,把均相体系中的PCR技术扩展到纳米粒子界面上。因此把引物连接在纳米粒子界面上,研究纳米粒子界面上的PCR是有意义的。本发明系统研究了金纳米粒子界面上的PCR。为了减小引物连接在纳米粒子界面上所产生的空间位阻,在纳米粒子和引物之间连接-(CH2)6-作为缓冲连接臂。通过Au-S键把5'端修饰-SH-(CH2)6-的引物连接在金纳米粒子表面,采用质粒λDNA作为模板,用琼脂糖电泳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技术对PCR产物进行分析和检测,研究了引物浓度、退火温度和循环次数对PCR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把R、F两种引物连接在金纳米粒子界面上,能够顺利进行PCR,且金纳米粒子能被连接形成纳米粒子聚合体,由于DNA结构高温解链低温复性和碱基互补配对的性质,使得这种新型纳米材料成为一种具有温度可控性的自组装材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纳米金和λDNA链连接的自组装材料的制备方法,此种新型纳米自组装材料同时具有自组装性和温度可控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纳米金和λDNA链连接的自组装材料的制备方法,步骤为:(1)胶体金的制备;(2)胶体金与上下游引物的偶联;(3)利用所制得的连金引物进行PCR,PCR产物进行琼脂糖电泳和TEM电镜扫描证明得到预期产物;

(1)胶体金的制备:利用Frens法制备15nm左右的胶体金。

所用的玻璃仪器都强酸浸泡,双蒸水清洗,烘箱烘干备用;制备时,向洁净的三角烧瓶中加入100mL质量浓度为0.01%的氯金酸和洁净的搅拌子,中速搅拌,加热至沸腾,保持5~6分钟,紧接着一次性加入质量浓度为1%的柠檬酸三钠溶液4mL,边加热边搅拌,溶液颜色从淡黄色依次变成浅蓝黑色,至深蓝黑色,最后变成酒红色,当颜色不再变化后再继续加热15分钟使反应充分完全;最后,在搅拌的条件下,溶液冷却至室温,定容到100mL,4℃保藏;

(2)胶体金与上、下游引物的偶联:将所制备的胶体金与引物F、R分别进行连接,得金纳米粒子-引物复合物,即AuNP-F及AuNP-R,处理后备用。

所用上、下游引物(由上海生工合成)为:

297bp-F:5’-GCAGTTGCCGTTTATCTCACC-3’,

297bp-R:5’-GGCATAGCGTCCTCACATTTC-3’,

将所制得的胶体金于11500rpm离心15min,弃上清,用灭菌水恢复至原体积的1/10,将上、下游引物浓度稀释至10um,以胶体金∶上下游引物R或F体积比1∶1的比例分别混合,超声10s左右,使之混合均匀,室温静置12h,向其中加入1M的NaCl,使体系中的NaCl浓度达到0.05M,继续室温静置12h,反应完毕,先用6500rpm离心15min,弃上清,然后加含0.1mol/LNaCl pH 7.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离心清洗,重复清洗多次除去未连接在金纳米粒子界面上的引物,最后用灭菌水定容至胶体金的体积待用,将引物连接在金纳米粒子表面,构成金纳米粒子-引物复合物,即AuNP-F及AuNP-R,4℃保藏备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5672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