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车身在前处理和电泳过程中的防漂浮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56613.9 | 申请日: | 2008-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9239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25 |
发明(设计)人: | 陆雷兵;张元兴;毛辉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天奇物流系统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13/00 | 分类号: | C25D13/00;B65G49/02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曹祖良 |
地址: | 214187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车身 在前 处理 电泳 过程 中的 漂浮 装置 | ||
1.一种汽车车身在前处理及电泳过程中的防漂浮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在搬送载体(2)的上表面内、外两端的左、右两侧部均固定设置有承载板体(9),在相对于搬送载体(2)左、右两侧边缘的承载板体(9)上表面设有向上伸出的上卡钩(90),在承载板体(9)上方设有可相对承载板体(9)滑动的防脱卡板(4),使防脱卡板(4)的滑动方向与车体的长度方向呈垂直状态,在设有上卡钩(90)一侧的防脱卡板(4)下表面边缘设有向下伸出的下卡钩(40),在搬送载体(2)上设有使防脱卡板(4)的下卡钩(40)与承载板体(9)的上卡钩(90)柔性锁扣一起的锁紧装置,在搬送载体(2)下方设有将锁扣一起的下卡钩(40)与上卡钩(90)打开的打开装置;
在所述搬送载体(2)下方设有上层轨道(14),上层轨道(14)的长度方向与搬送载体(2)的宽度方向一致,在上层轨道(14)上固定设有第一双向气缸(15),第一双向气缸(15)的两活塞杆向搬送载体(2)的宽度方向伸出,在两活塞杆的端部分别连接有在上层轨道(14)内滑动的滑块(16),在每块滑块(16)上均设有向上伸出的拨杆(17),相应地,在安装杆(5)内端部固定设有向下伸出的与拨杆(17)配合的挡块(18);
在上层轨道(14)下方固定设有下层轨道(20),所述下层轨道(20)的长度方向与搬送载体(2)的宽度方向一致,在下层轨道(20)上固定设有第二双向气缸(21),第二双向气缸(21)的两活塞杆向搬送载体(2)的宽度方向伸出,在上层轨道(14)下表面左右两侧铰接有挡板(22),所述挡板(22)下段通过带座轴承(23)铰接在上层轨道(14)下表面,挡板(22)的底端部铰接在第二双向气缸(21)的活塞杆端部,挡板(22)的上端部间歇性从搬送载体(2)上表面凸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车身在前处理及电泳过程中的防漂浮装置,其特征是:在搬送载体(2)上还设有间隔设置的内安装板(1)与外安装板(3),内安装板(1)与外安装板(3)的相对壁面开设有内滑槽(10)与外滑槽(30),且内滑槽(10)与外滑槽(30)的长度方向与车体长度方向垂直,一导向板(6)滑动插接在由内滑槽(10)与外滑槽(30)形成的槽体内,在内安装板(1)与外安装板(3)上表面左右间隔固定设置有连接板(11),在连接板(11)顶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的承载板体(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车身在前处理及电泳过程中的防漂浮装置,其特征是:在导向板(6)上固定有横向伸出的安装杆(5),所述安装杆(5)滑动插接在两连接板(11)上开设的滑孔(12)内,在安装杆(5)上设有外挡片(8),处于搬送载体(2)外侧的连接板(11)外表面固定有内挡片(13),在外挡片(8)与内挡片(13)之间的安装杆(5)上套接有被压缩的锁紧弹簧(7),锁紧弹簧(7)的内端部固定在内挡片(13)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车身在前处理及电泳过程中的防漂浮装置,其特征是:在上层轨道(14)上表面左右两端设有承载块(1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车身在前处理及电泳过程中的防漂浮装置,其特征是:在下层轨道(20)的两端设有用于检测第二双向气缸(21)伸开到位的第一行程开关(K1)与第二行程开关(K2),在上层轨道(14)上设有用于检测第二双向气缸(21)收缩复位的第七行程开关(K7)与第八行程开关(K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车身在前处理及电泳过程中的防漂浮装置,其特征是:在上层轨道(14)上设有用于检测第一双向气缸(15)伸开到位的第三行程开关(K3)与第四行程开关(K4),在上层轨道(14)上设有用于检测第一双向气缸(15)收缩复位的第五行程开关(K5)与第六行程开关(K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天奇物流系统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天奇物流系统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5661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