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以氟橡胶为第一层与氟树脂为第二层的汽车燃油胶管及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54524.0 | 申请日: | 2008-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0409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2 |
发明(设计)人: | 张洪起;孙佩祝;李风海;张学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鹏翎胶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11/04 | 分类号: | F16L11/04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 丽 |
地址: | 300277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氟橡胶 一层 树脂 第二 汽车 燃油 胶管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油胶管,特别涉及一种环保型超低渗透以氟橡胶为第一层与氟树脂为第二层的汽车燃油胶管。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环境意识的增强,原有的燃油胶管性能已不能满足汽车日新月异的性能要求,现在的燃油胶管结构一般使用氟橡胶做为内隔层,这种材料具有优异的耐油性、耐高温性、耐臭氧性,且对燃油渗透性也有非常好的阻隔性能,使用氟含量高的氟橡胶可以满足欧III的排放要求,中国轻型汽车第III号排放标准,自2007年7月1日已经实施。目前德国标准TL52424是以氟橡胶为内层的燃油胶管,其渗透量要求为<8g/100cm2/24h,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汽车行业对耐渗透性会有更高的要求甚至是零渗透,只使用氟橡胶做为内层是达不到要求的,为满足更高的使用要求,就必须有一种新型的燃油胶管满足汽车的这种性能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主要是提高现有燃油胶管的耐渗透性,从而提高燃油胶管的安全性、环保性、节能性。而设置具有氟橡胶为第一层与氟树脂为第二层的燃油胶管就是这么一种产品,由于氟橡胶在主链或侧链的碳原子上含有氟原子和一种合成高分子弹性体,氟原子的电负性极高,故具有极佳的耐燃油性。氟橡胶拥有键能很高的碳氟键(C-F),所以具有高度的稳定性使得氟橡胶具有很高的耐热性。氟橡胶对日光、臭氧的作用十分稳定,可在200PPhm浓度的臭氧中长期使用。在氟橡胶做为内层的基础上再包覆一层氟树脂。它具有优异的耐无机酸和有机酸、卤化物、碳氢化合物、醇类等,从而大大提高其耐渗透性能。
而汽车排放出的CO(一氧化碳)、HC+NOx(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PM(微粒,碳烟)等有害气体,它们都是发动机在燃烧作功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这些有害气体产生的原因各异,CO是燃油氧化不完全的中间产物,当氧气不充足时会产生CO,混合气浓度大及混合气不均匀都会使排气中的CO增加。HC是燃料中未燃烧的物质,由于混合气不均匀、燃烧室壁冷等原因造成部分燃油未来得及燃烧就被排放出去。NOx是燃料(汽油)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物质。PM也是燃油燃烧时缺氧产生的一种物质。为了抑制这些有害气体的产生,促使汽车生产厂家改进产品以降低这些有害气体的产生源头。所以使用氟橡胶与氟树脂共同作为燃油胶管的内层材料就显的尤为重要,由于他们的耐渗透性能极佳,所以是制造燃油胶管的较好材料。
同时丙烯酸酯橡胶是烷基酯为主要单体,与少量带有可提供交联反应的活性基团的单体共聚而成的弹性体。由于丙烯酸酯橡胶的主链是由饱和烃组成,且有羧基所以耐热性更加优异,比主链上带有双键的二烯烃橡胶稳定可以达到180℃的高温,断续或短时间使用可达200℃左右。丙烯酸酯橡胶的极性酯基侧链,使其溶解度参数与多种油,特别是矿物油相差甚远,因而表现出良好的耐油性。由于其出色的稳定性所以表现出对臭氧有很好的抵抗能力,抗紫外线变色性也很好。
因此我们经过试验和研究开发的氟橡胶与氟树脂、丙烯酸酯橡胶汽车燃油胶管达到更高的耐渗透性,满足更高的使用要求。
本发明的以氟橡胶为第一层与氟树脂为第二层的汽车燃油胶管,是氟橡胶为第一层,壁厚为0.2~2mm;氟树脂为第二层,壁厚为0.04~4mm;丙烯酸酯橡胶为第三层,壁厚为0.5~4mm。
使用此结构的燃油胶管的工作压力一般在0.1Mpa左右或者是负压,所以不需要添加骨架层(即芳纶线)。胶管为圆形,胶管的孔径根据汽车燃油胶管的要求具体配置。
根据使用此结构的燃油胶管的工作压力的要求,汽车燃油胶管可以配置如下。
以氟橡胶为第一层与氟树脂为第二层的汽车燃油胶管,在所述的丙烯酸酯橡胶为第三层外设置有第四层芳纶线层,壁厚为0.08~2mm;第五层丙烯酸酯橡胶,厚度为0.5~4mm。使用五层结构的燃油胶管的工作压力一般在1Mpa左右,爆破压力在5Mpa左右,所以需要添加骨架层(即芳纶线层)。胶管为圆形,胶管的孔径根据汽车燃油胶管的要求具体配置。
本发明的以氟橡胶为第一层与氟树脂为第二层的汽车燃油胶管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先挤出氟橡胶,氟橡胶的挤出温度:
机头温度:50~100℃;挤出段温度:40~80℃;塑化段温度:40~80℃;螺杆段温度:40~60℃;
(2)包覆氟树脂,氟树脂的挤出温度:
机嘴温度:220~320℃;机头温度:220~320℃;挤出段温度:220~280℃;塑化段温度:220~280℃;螺杆段温度:200~260℃;喂料段温度:200~26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鹏翎胶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津鹏翎胶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545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亮度LED灯
- 下一篇:在井内形成金属-金属密封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