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品质稳定的杂粮复合米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810150943.7 申请日: 2008-09-12
公开(公告)号: CN101366475A 公开(公告)日: 2009-02-18
发明(设计)人: 奥生平;刘书元 申请(专利权)人: 奥生平
主分类号: A23L1/10 分类号: A23L1/10;A23L1/29;A23L1/212;A23L1/20;A23L1/2165
代理公司: 西安慈源有限责任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鲍燕平
地址: 710075陕西省西安市高新*** 国省代码: 陕西;6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品质 稳定 杂粮 复合 及其 制作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品,特别是涉及一种品质稳定的杂粮复合米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多食杂粮有益健康,是食品科学界、营养学界早已达成的共识。经常食用粗粮、 杂粮,是平衡膳食、防治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肠道疾病、肥胖等现代“富贵病” 的有效手段。但杂粮口感差、难吃难做的缺陷又制约了杂粮的消费。提供口感好、食 用方便、营养均衡、保健作用强的大众化杂粮主食食品,已经成为市场的迫切需求。 杂粮复合米就是适应这种需求的新型杂粮食品。

杂粮复合米又称杂粮人造米,它是以五谷杂粮为主要原料,混合后制成大米状颗粒, 供人们像大米一样作为主食食用。杂粮复合米以玉米、荞麦、小米、燕麦、高粱、豆 类等多种谷物为原料复配而成,实现了多种谷物合理搭配,营养元素合理互补,营养 含量合理升级。消费者在充饥的同时,获得充足、均衡、合理的营养,达到了促进和 维持身体健康的目的。

现有杂粮复合米的生产技术中,中国专利200610131657(申请号)、200610087246 (申请号)和00120584(申请号),公开了采用挤压膨化工艺生产杂粮人造米的方法。 由于这种挤压膨化工艺制成的复合米成品已经熟化或半熟化,热稳定性差,在沸水中 煮制时米粒很快泡软变形,淀粉很快渗出造成糊汤,感官性能不好,因此通常是作为 速煮米食用,即适合用蒸、焖等少用水的方法烹制,不适合熬粥等大水量长时间加热 烧煮,食用方法有一定局限。提高杂粮复合米的品质,增强热稳定性,使其经泡耐煮, 是需要改进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新的品质稳定的杂粮复合米,这种杂粮 复合米以五谷杂粮为主要原料,除了营养成分与大米不相同外,具有大米的外观和特 性,适口性好,外表光滑,结构致密、品质稳定、食用性能良好,营养均衡、保健作 用强,免淘方便,贮存期长,烹饪时的热稳定性好,可以像普通大米一样作为主食食 用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通过合理的配方设计和加工工艺,调节米粒的颗粒结构 与物化性能,提供一种制作上述杂粮复合米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品质稳定的杂粮复合米,其特征 在于:它是以五谷杂粮主要原料,添加或不添加瓜菜薯类,添加能改善和提高产品品 质的辅料,经过原料预处理、混合搅拌、两次挤压、适度熟化,中途补料、降温制粒 成型、干燥、抛光工艺制作而成。

它由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作而成:

五谷杂粮精粉  70-90               大豆粉  2-15

瓜菜薯类      0-5                 淀粉    2-10

魔芋精粉      0.1-1.5             谷朊粉  2-15

单甘油酯      0.3-0.8             水      25-35

所述的五谷杂粮包括谷类:玉米、大米、小麦、荞麦、燕麦、小米、高粱、黑米、 黍米;豆类:大豆、红小豆、绿小豆、豇豆、扁豆、豌豆、黑豆,由两种以上原料组 合复配而成,以粗杂粮为主;五谷杂粮精粉细度为100-140目,含水量10%-14%。

所述的淀粉包括玉米淀粉、甘薯淀粉、马铃薯淀粉、木薯淀粉,还包括各类变性 淀粉,细度大于140目。

所述的大豆粉包括脱腥脱脂大豆粉、大豆分离蛋白粉。

所述的瓜菜薯类,包括各种新鲜的瓜果蔬菜和薯类:马铃薯、甘薯、木薯、山药、 南瓜、番茄等,以及苜蓿、马齿苋、蕨菜等山野菜。上述新鲜的瓜菜薯类、山野菜须 预先制成30%浓度的浆汁,或经干燥制成精粉,精粉的细度大于140目。

另一方面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品质稳定的杂粮复合米的制作方法,其包括以下主要步 骤:

(1)、原料预处理:谷类和豆类按相应的工艺流程制成100目-140目精粉,含水 量10%-14%;新鲜瓜菜和薯类制成浆汁或精粉;

(2)、混合搅拌:按配方称料,按原料重量的25%-35%加水,混合搅拌均匀;

(3)、制粒成型,采取“两次挤压、适度熟化,中途补料、降温制粒”工艺,使原 料适度膨化并制成米粒形状,这是生产高品质杂粮复合米的关键工序。具体方法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生平,未经奥生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5094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