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枯草芽胞杆菌及用该菌株制备γ-聚谷氨酸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50830.7 | 申请日: | 2008-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8697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2 |
发明(设计)人: | 张军华;刘建军;康博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2P13/00;C12R1/125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康 凯 |
地址: | 712100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枯草 杆菌 菌株 制备 谷氨酸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芽孢杆菌及用该菌制备γ-聚谷氨酸的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枯草芽孢杆菌及用该菌制备γ-聚谷氨酸的方法。
背景技术
γ-聚谷氨酸(γ-Poly glutamic acid,γ-PGA)是由D-型或L-型谷氨酸单体以γ-羧基与α-氨基相缩合的一种聚氨基酸,它是具有生物可降性的高分子材料,其结构如下(Shih I,Van Y.Bioresour Technol,2001,79:207~225):
γ-聚谷氨酸相对分子量一般在10万至100万,其主链上存在大量肽键和游离羧基,因此它具有良好的生物可降解性、水溶性和可食用性,可用作增稠剂、保湿剂、防冻剂、药物载体、可降解纤维、高效保水剂、絮凝剂、饲料添加剂等,在食品、化妆品、医药及水处理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Shih I,VanY.Bioresour Technol,2001,79:207~225)。
γ-聚谷氨酸的制备方法主要有化学合成法和微生物合成法。化学合成法采用传统的多肽合成法,将谷氨酸逐个连接或采用片段组合连接成肽,这个过程一般包括基团保护、活化、偶联和脱保护等步骤,此法合成路线长、副产物多、收率低。早在1937年由Ivánovics等首先在Bacillus anthracis的荚膜中发现了 γ-聚谷氨酸(Ivánovics G,Bruckner V.Z 1937,90:304~318),1942年Bovarnick等研究发现有些芽孢杆菌属细菌能在发酵培养基中累积γ-聚谷氨酸(Bovarnick M.J Biol Chem,1942,145:415~424)。
由于微生物发酵生产聚谷氨酸具有生产过程易控制、发酵产量稳定、提取率高以及便于大规模生产等优点,因此微生物合成法已逐步成为研究和生产γ-聚谷氨酸的主要方法。至今发现的γ-聚谷氨酸产生菌主要集中在芽孢杆菌属的不同菌株之间,包括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和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关微生物合成γ-聚谷氨酸的研究一直十分活跃。
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miformis)ATCC 9945是研究较多的菌种之一,该菌在谷氨酸20g/L、甘油80g/L、柠檬酸12g/L的最适培养基中通过4天的培养,可以获得17~23g/L的γ-聚谷氨酸(Cromwick A M,Gross R A.Biotechnol Bioeng,1996,50:222~227)。日本对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IFO 3335合成γ-聚谷氨酸开展了大量研究,该菌株在谷氮酸30g/L、柠檬酸20g/L的培养基中通过2天的培养能合成10-20g/L的γ-聚谷氨酸(Kunioka M,Goto A.Appl Microbiol Biotechnol,1994,40:867~872)。
1993年Kubota et al等报道,以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F-2-01为菌株,在含有70g/L谷氨酸的液体培养中通过4天的发酵获得了48g/L的γ-聚谷氨酸,这是国外报道的最高产量(Kubota H,et al.Biosci Biotech Biochem,1993,57(7):1212~1213)。在我国也有部分单位相继开展了γ-聚谷氨酸微生物合成方面的研究工作,其中所涉及的菌种的生产能力不尽相同。CN200410010509.0介绍了浙江大学从酱油生产废料中分离选育得到了一株高产γ-聚谷氨酸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zju-7,其在含有150g/L谷氨酸、80g/L蛋白胨的培养基中培养24小时能合成54g/L的γ-聚谷氨酸。
目前,虽然菌种的生产能力有很大的提高,但其成本高、周期长及生产效率低均是工业化规模生产γ-聚谷氨酸的障碍。因此寻找高效、低成本合成γ-聚谷氨酸的生产菌株及工艺条件仍是今后研究的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枯草芽孢杆菌及用该菌株制备γ-聚谷氨酸的方法,其可在低成本的液体培养基中高效合成γ-聚谷氨酸,且方法简单,可操作性强。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未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5083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