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青蒿琥酯纳米乳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150353.4 | 申请日: | 2008-07-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232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13 |
| 发明(设计)人: | 张继瑜;李剑勇;周绪正;吴培星;胡宏伟;牛建荣;魏小娟;李金善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61K9/107 | 分类号: | A61K9/107;A61K47/34;A61K31/557;A61P33/06;A61P33/14 |
| 代理公司: | 兰州中科华西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马正良 |
| 地址: | 730050甘肃省兰***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青蒿 纳米 药物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兽药领域,涉及一种高效杀灭疟原虫、牛羊泰勒焦虫的抗寄生虫药物,具体是指一种青蒿琥酯纳米乳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青蒿琥酯(Artesunate),化学名为二氢青蒿素-1,2-α-琥珀酸单酯,是具有倍半萜结构的抗疟药青蒿素的衍生物,呈无色结晶或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几乎无味。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丙酮、氯仿。青蒿琥酯作为一有效的抗疟药,对间日疟、恶性疟、脑型疟均有效。兽医临床主要用于治疗牛、羊泰勒焦虫病及双芽焦虫病。青蒿琥酯的传统片剂不能克服肝脏的首过效应,而且,市售的青蒿琥酯粉针剂在人医临床肌注时病人有疼痛感。此外,由于青蒿琥酯在水中溶解性差,难以有效地被输送至病变部位及细胞内,另外,其钠盐稳定性差,进而造成其生物利用度低,病人用药次数频繁,耐受性差,药效差,大大限制其临床应用。
发明内容
针对青蒿琥酯粉针剂现有剂型的缺陷和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青蒿琥酯纳米乳药物组合物。将药物增溶到纳米乳体系中制成兽医临床用于抗泰勒焦虫及双芽焦虫的含青蒿琥酯纳米乳剂。本发明将青蒿琥酯制成纳米乳,极大地增强了青蒿琥酯的效力,同时也解决了青蒿琥酯水溶性差,而钠盐稳定性差等缺点。
由于纳米乳基质属于纳米级乳液,可以使药物增溶到纳米乳体系中,提高其稳定性,可最大化地提高其药物的利用率,故本发明将青蒿琥酯增溶于纳米乳基质,制成纳米级药物,旨在通过该发明为兽医临床上提供新型的抗寄生虫药物,起到对动物寄生虫病的治疗和预防作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青蒿琥酯纳米乳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青蒿琥酯纳米乳药物组合物,其配方组分用量在下述重量百分比范围都具有较好的效果:
配方:
油酸乙酯 1.6%~8%;
Tween-80 13.2~30%;
正丁醇 10%~18%;
超纯水 50.4%~74%;
青蒿琥酯 0.5%~11%。
配方:
油酸乙酯1.6~6.5%、Tween-8013.2~27%、正丁醇10%~13.2%、青蒿琥酯0.5%~5%、超纯水50.4%~60%;
配方:
油酸乙酯6%、Tween-8024%、正丁醇11.5%、超纯水53.5%、青蒿琥酯5%。
制备青蒿琥酯纳米乳药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种制备青蒿琥酯纳米乳药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称取各药物组分油酸乙酯、Tween-80、正丁醇、超纯水、青蒿琥酯备用;
b)在室温条件下,将a)称取的油酸乙酯、Tween-80、正丁醇、青蒿琥酯置于恒温磁力搅拌器上以200~400rpm搅拌混匀,搅拌至药物溶于体系中;
c)向混合物中缓慢滴加超纯水,边滴加边搅拌;开始时体系黏度较小,随着水量的增加,体系逐渐变得黏稠,当体系出现液晶相或W/O(油包水型)纳米乳,继续滴加超纯水并不断的搅拌,当水量达到一定量时,体系呈透亮变稀,即是O/W型纳米乳;再将超纯水加到足够量,纳米乳呈现澄清透亮、淡黄色的液体。
本发明是将青蒿琥酯增溶于纳米乳基质制备成青蒿琥酯纳米乳药物,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用超纯水稀释成不同浓度的青蒿琥酯纳米乳液。
青蒿琥酯纳米乳药物经透射电镜检测,按配方制成的纳米乳外观呈现澄清透亮,淡黄色的液体;纳米乳滴粒径分布在50~70nm之间,平均粒径60nm(见图1)。
本发明热力学稳定性好,贮存稳定性好,久置不分层,甚至在离心加速试验中12000rpm离心30min不分层。本发明防腐性能较好,不需要另加防腐剂,所以比市售同类产品具有更好的防腐和防霉变能力,保质期时间长。
含量测定
将制备好的青蒿琥酯纳米乳用HPLC法进行含量测定,采用安捷仑1100系列高效液相色谱仪(Agilent 1100series);色谱柱:ODS柱(4.6×100mm,5um);检测器:G1314A紫外可变波长检测器;泵:G1311A四元泵;柱温箱:G1316A;流动相:乙腈∶水(65∶35,用稀醋酸调PH=3.8);柱温为室温;检测波长:210nm;进样量:20u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5035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集成于PCB上的谐振腔
- 下一篇:一种电子变频防垢太阳能热水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