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包覆式压铸的握把构造及成形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148943.3 | 申请日: | 2008-09-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705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7 |
| 发明(设计)人: | 陈柏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隆五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5G1/10 | 分类号: | B25G1/10;B22D17/00;B22D17/22 |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朱 凌 |
| 地址: | 台湾省嘉义***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包覆式 压铸 构造 成形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金属压铸成形的握把构造及方法,特别指一种可将金属介质嵌入所要的成形金属中而压铸成形的握把构造及成形方法,可节省材料,降低成本。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为现有握把的压铸成形方法,将一固定模模仁11与一活动模模仁12安装在压铸机(图中未示出)上,该固定模模仁11形成一固定模模穴112,该固定模模穴112连通一浇道16;活动模模仁12具有一心棒121,并形成一活动模模穴123,此活动模模穴123也连通一浇道16,其中固定模模穴112与活动模模穴123形成一握把15,所以当固定模模仁11与活动模模仁12闭模时,金属溶液由浇道16进行灌注,并待金属溶液冷却、开模后,凝固的金属溶液即形成一握把15的形状,但由于上述压铸方式所形成的握把15整体大部分为实心,会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材料浪费而增加成本。
有鉴于此,本发明为克服上述缺点,在压铸过程中增加一金属介质如薄壳,可节省材料,降低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覆式压铸的握把构造及成形方法,其可节省材料,降低成本。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包覆式压铸的握把构造,包括一壳体和一外壳体;壳体为一薄壳,具有一中空腔室;外壳体以压铸的方式局部或全部包覆在壳体的外表面。
上述壳体为金属材质。
上述外壳体为金属材质。
包覆式压铸的握把的成形方法,包括一固定模模仁、一活动模模仁及一壳体,此活动模模仁具有一心棒,一浇道设置在固定模模仁或活动模模仁上;步骤为:(1)分开固定模模仁与活动模模仁;(2)将壳体置于活动模模仁的心棒;(3)将固定模模仁与活动模模仁闭模;(4)将金属溶液由浇道进行灌注,并等待金属溶液冷却;(5)开模,取出壳体表面包覆有外壳体的握把。
上述浇道设置在固定模模仁与活动模模仁上。
上述心棒具有至少一轴向槽,壳体具有至少一凸点,壳体套合于心棒时,壳体的凸点容置于心棒的轴向槽。
在上述步骤(3)中,闭模时,活动模模仁的心棒与壳体套合后,其与活动模模仁的间隙形成第二模穴,而固定模模仁与壳体的间隙形成第一模穴,第一模穴与第二模穴形成握把的外壳体。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发明通过在压铸过程中增加一壳体,在闭模后由浇道进入的金属溶液全部或部分包覆在该金属介质的表面,开模后得到的握把呈一外壳体包覆在壳体表面的形态,整体大部分(壳体内腔)为空心,可节省大量材料,降低制作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习用的握把压铸成形,显示固定模模仁、活动模模仁及成形后握把的剖面图;
图2是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显示成形后握把的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显示成形后握把的剖面图;
图4是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显示固定模模仁、活动模模仁及壳体的立体图;
图5是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显示固定模模仁、活动模模仁及壳体的剖面图;
图6是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显示固定模模仁及壳体安装于活动模模仁的心棒的立体图;
图7是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显示固定模模仁及壳体安装于活动模模仁的心棒的剖面图;
图8是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显示固定模模仁及活动模模仁闭模的立体图;
图9是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显示固定模模仁及活动模模仁闭模的剖面图;
图10是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显示固定模模仁、活动模模仁及成形握把的立体图;
图11是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显示固定模模仁、活动模模仁及成形握把的剖面图;
图12是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例,显示成形后握把的立体图;
图13是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例,显示成形后握把的剖面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 握把 11 固定模模仁 111 第一模穴
112 固定模模穴 12 活动模模仁 123 活动模模穴
121 心棒 122 第二模穴 124 轴向槽
13 壳体 131 腔室 132 凸点
14 外壳体 15 握把 16 浇道
具体实施方式
由下列较佳具体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以及权利要求书及附图,将会使本发明的诸多目的,特征及优点获得更清楚且了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隆五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隆五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4894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