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包覆式压铸的握把构造及成形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148943.3 | 申请日: | 2008-09-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705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7 |
| 发明(设计)人: | 陈柏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隆五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5G1/10 | 分类号: | B25G1/10;B22D17/00;B22D17/22 |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朱 凌 |
| 地址: | 台湾省嘉义***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包覆式 压铸 构造 成形 方法 | ||
1、一种包覆式压铸的握把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壳体和一外壳体;
壳体为一薄壳,具有一中空腔室;
外壳体以压铸的方式局部或全部包覆在壳体的外表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覆式压铸的握把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金属材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覆式压铸的握把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为金属材质。
4、制作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覆式压铸的握把的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固定模模仁、一活动模模仁及一壳体,此活动模模仁具有一心棒,一浇道设置在固定模模仁或活动模模仁上;步骤为:
(1)分开固定模模仁与活动模模仁;
(2)将壳体置于活动模模仁的心棒;
(3)将固定模模仁与活动模模仁闭模;
(4)将金属溶液由浇道进行灌注,并等待金属溶液冷却;
(5)开模,取出壳体表面包覆有外壳体的握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包覆式压铸的握把的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浇道设置在固定模模仁与活动模模仁上。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包覆式压铸的握把的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心棒具有至少一轴向槽,壳体具有至少一凸点,壳体套合于心棒时,壳体的凸点容置于心棒的轴向槽。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包覆式压铸的握把的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3)中,闭模时,活动模模仁的心棒与壳体套合后,其与活动模模仁的间隙形成第二模穴,而固定模模仁与壳体的间隙形成第一模穴,第一模穴与第二模穴形成握把的外壳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隆五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隆五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4894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