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原位碳纳米管增强炭/炭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43276.X | 申请日: | 2008-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7659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04 |
发明(设计)人: | 廖寄乔;周建伟;王占锋;李军;熊翔;黄伯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35/83 | 分类号: | C04B35/83 |
代理公司: | 中南大学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胡燕瑜 |
地址: | 410083***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原位 纳米 增强 复合材料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炭/炭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表面原位生长有碳纳米管的炭纤维增强炭/炭复合材料的方法。
背景技术 自1991年日本学者Iijima发现碳纳米管以来,有关碳纳米管的制备、性质和应用已成为国际上的研究热点之一,并已取得了显著进展。碳纳米管是典型的一维纳米材料,具有极高的长径比,理论和实验均证实其力学性能远远优于钢铁和催化生长的炭纤维,而且室温下碳纳米管轴向热导率可达1800~6000W/m·K(New York:American Scientific Publishers(2003)1-22),远远高于炭纤维(PAN基炭纤维目前<175W/m·K,沥青基<1120W/m·K(功能材料33(2002)473-476)),特别是它具有非常高的比表面积,意味着非常多的界面区域可用于应力、声子、电子的传递。此外,碳纳米管独特的耐热、耐腐蚀、耐热冲击性能,高温高强度,自润滑性好等特性,使得碳纳米管特别适合于作新型复合材料的增强体。如何使碳纳米管在微观世界所体现出来的优异性能在宏观结构和功能材料中得以体现,已经成为碳纳米管在应用开发方面所面临的重要课题。相关研究表明碳纳米管可大幅度提高金属的耐磨性能、陶瓷的韧性及聚合物的机械性能,在提高纳米硬质合金的强度和韧性等方面效果显著(材料导报12(2001)39-41.);但由于碳纳米管极易团聚以及和非炭基体之间的界面结合较弱等问题的存在,使得碳纳米管的优异性能在这些复合材料中并未完全展现出来(Composites Science andTechnology 61(2001)1899-1912)。
炭/炭复合材料即炭纤维增强炭基体材料。炭/炭复合材料由于其优异的热物理性能、高温力学性能、耐烧蚀性能、摩擦磨损性能以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被广泛地用作飞机刹车材料、火箭喷管、喉衬、导弹鼻锥、火箭重返大气层部件、赛车、高速列车、主战坦克、心脏瓣膜和牙根材料等。目前,炭/炭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主要存在如下问题:制备周期长、成本高、炭纤维/基体炭的界面结合强度和热解炭的组织结构不易控制。考虑到炭/炭复合材料是由碳一种元素组成的复合材料,即由炭纤维作增强体、炭基体为基体的复合材料,也是与碳纳米管结构最为接近的一种材料;另外界面区的碳纳米管具有非常的高的比表面积,意味着非常多的界面区域可用于应力、声子、电子的传递;而且原位生长的碳纳米管避开了碳纳米管易团聚的障碍;这些均使得碳纳米管优异的力学、热学性能得以有效发挥。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碳纳米管材料工艺日趋完善。但是,目前仍然缺少廉价而高效的碳源。一种合适的碳源不仅可以制备出大量高质量的产品,而且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我国天然资源丰富,是最廉价的的碳源气体,以天然为碳源制备碳纳米管以及最后CVI制备原位碳纳米管/炭/炭复合材料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而且天然气裂解后副产物主要为氢气,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碳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天然气裂解制备原位碳纳米管增强炭/炭复合材料的方法,以制备良好热物理性能、力学性能的原位碳纳米管/炭/炭复合材料。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分为以下几部分:炭纤维预制体的预处理、炭纤维预制体中催化剂的加载、预制体中炭纤维表面原位碳纳米管的生长、预制体的致密化、高温热处理。
1、炭纤维预制体的预处理
将炭纤维预制体在高温下处理除去炭纤维表面的胶体,然后用酸对炭纤维毡体进行预处理,除去纤维表面杂质,提高炭纤维活性,接着用蒸馏水反复浸洗至中性后干燥后待用。
2、炭纤维预制体中催化剂的加载
采用原位共沉淀法或均匀沉淀法在炭纤维预制体中加载催化裂解天然气生长碳纳米管所需要的催化剂,具体工艺分别如下:
a.原位共沉淀法
首先,按催化剂的配比配置复合催化剂的前驱体乙醇溶液,其中阳离子Ni2+、Al3+和La3+的总溶度控制为0.05~0.15mol/L,接着将预处理后的炭纤维预制体引入该乙醇溶液中真空浸渍12~24h,然后在空气中让乙醇自然挥发,接着用等体积浸渍法将与阳离子浓度相同的共沉淀剂碳酸铵滴加到炭纤维预制体中,阴干后在350~400℃的温度下于N2或Ar气氛中煅烧1~3h,接着在400~450℃的温度下于H2气氛中还原,即得加载有催化剂的炭纤维预制体。
b.均匀沉淀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4327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家用中药电煎锅
- 下一篇:旋转式药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