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能量吸收车辆发动机罩有效
| 申请号: | 200810137921.7 | 申请日: | 2008-07-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4291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14 |
| 发明(设计)人: | B·V·卡斯蒂洛;S·沃尔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D25/10 | 分类号: | B62D25/10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彭武;廖凌玲 |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能量 吸收 车辆 发动机 | ||
1.一种用于车辆的能量吸收发动机罩,其中所述能量吸收发动机罩设置为承受由车辆正常行进期间施加给所述能量吸收发动机罩的弯曲载荷引起的拉伸和压缩应力,且其中所述能量吸收发动机罩适于均匀地吸收由物体和能量吸收发动机罩之间的冲击引起的预定挤压载荷,所述能量吸收车辆发动机罩包括:
外部层和内部层,所述外部层和内部层在两者间限定出腔,所述外部层具有相对高的拉伸和压缩强度或刚度以及相对低的阈值挤压强度,该阈值挤压强度被选择为使得所述外部层在发动机罩面板遭受超过所述阈值挤压强度的预定挤压载荷时能够破裂;和
基本填充所述腔的能量吸收泡沫材料;
其中所述外部层和所述内部层各直接而连续地粘合到所述能量吸收泡沫材料,所述外部层适于响应于预定挤压载荷而破裂,从而将预定挤压载荷传递给所述能量吸收泡沫材料从而均匀吸收,且其中所述能量吸收泡沫材料设置为在车辆正常行进期间将拉伸和压缩应力传递给所述外部层和所述内部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量吸收车辆发动机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吸收泡沫材料为从聚苯乙烯泡沫和聚亚安酯泡沫的组中选择的膨化聚合物泡沫。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量吸收车辆发动机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吸收泡沫材料具有25到35毫米的最大厚度,且所述外部层和所述内部层各具有0.5到1.5毫米的最大厚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量吸收车辆发动机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层形成从聚碳酸酯和纤维增强树脂的组中选择的材料制成的薄聚合物膜。
5.一种车辆,其包括:
车辆发动机罩组件,所述车辆发动机罩组件具有外部层和内部层,所述外部层和内部层在两者间限定出腔,所述外部层具有相对高的拉伸和压缩强度或刚度以及相对低的阈值挤压强度,该阈值挤压强度被选择为使得所述外部层在发动机罩面板遭受超过所述阈值挤压强度的预定挤压载荷时能够破裂;和
基本填充所述腔的能量吸收泡沫材料;
其中,所述外部层和所述内部层各连续而直接地粘合到所述能量吸收泡沫材料,所述外部层设置为当遭受超过预定阈值挤压载荷值的挤压载荷时以预定方式破裂,所述挤压载荷由所述车辆发动机罩组件和物体之间的冲击引起,以由此将所述挤压载荷传递给所述能量吸收泡沫从而均匀吸收所传递的挤压载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吸收泡沫材料为从聚苯乙烯泡沫和聚亚安酯泡沫的组中选择的膨化聚合物泡沫。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吸收泡沫材料具有25到35毫米的最大厚度,且所述外部层和所述内部层各具有0.5到1.5毫米的最大厚度。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层形成从聚碳酸酯和纤维增强树脂的组中选择的材料制成的薄聚合物膜。
9.一种用于车辆的发动机罩面板,所述发动机罩面板包括能量吸收聚合物泡沫材料,能量吸收聚合物泡沫材料特征在于没有单独的内部增强结构且夹在外部和内部聚合物膜之间,所述外部聚合物膜和所述内部聚合物膜各连续而直接地粘合到所述能量吸收聚合物泡沫材料;
其中所述外部聚合物膜具有相对高的拉伸和压缩强度或刚度以及相对低的阈值挤压强度,该阈值挤压强度被选择为使得所述外部聚合物膜在发动机罩面板遭受超过所述阈值挤压强度的预定挤压载荷时能够破裂,所述挤压载荷从所述外部聚合物膜向所述内部聚合物膜引导;且其中所述能量吸收聚合物泡沫材料设置为在所述外部聚合物膜的所述破裂时,均匀地吸收基本全部所述预定挤压载荷。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动机罩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吸收聚合物泡沫材料具有第一最大厚度,且所述外部聚合物膜具有第二最大厚度,所述第一最大厚度和所述第二最大厚度具有25∶1到35∶1的比值。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动机罩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聚合物膜由从聚碳酸酯和纤维增强树脂的组中选择的材料制成。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动机罩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吸收聚合物泡沫材料为从聚苯乙烯泡沫和聚亚安酯泡沫的组中选择的膨化聚合物泡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公司,未经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3792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插签保温板
- 下一篇:PVC电石气相加料机及其进料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