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减小功耗的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134296.0 | 申请日: | 2008-08-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3551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31 |
| 发明(设计)人: | 何再生;易满星;王惠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炬力集成电路设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3K19/20 | 分类号: | H03K19/20;H03K19/173;H03K17/13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宋志强;麻海明 |
| 地址: | 519085广东省珠海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小 功耗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集成电路设计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减小功耗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IC)设计制造水平的迅速发展,IC规模越来越大。在数字电路中,各级功能电路相互连接时,需要将前一级与下一级电路进行匹配,因此经常使用焊垫(Pad)电路进行前后级的匹配连接。随着IC规模的增大,所需要的pad电路的数目也越来越多。图1示出了一种常见的pad电路的组成结构,其中包括:
反相器(Inv),由一个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N-type Metal OxideSemiconductor,NMOS)和一个P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P-type Metal OxideSemiconductor,PMOS)组成的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omplementary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CMOS)驱动管,电源(VDD),接地端(GND)。
反相器的输入端为整个pad电路的输入端,该输入端的输入信号为Pi;而在PMOS的漏(Drain,简称D)极(同时也是NMOS的D极),pad电路的输出端信号为Po。
当输入信号Pi为0时,该输入信号经过反相器后变为1,该信号分别加载到PMOS和NMOS的栅(Gate,简称G)极;此时,PMOS截止,而NMOS导通,Po与接地端GND连通,即Po=0;
而当输入信号Pi为1时,经过反相器后变为0,该低电平信号分别加载到PMOS和NMOS的G极,此时,PMOS导通,而NMOS截止,Po与电源VDD连通,即Po=1。
可见,无论输入信号为高电平还是低电平,PMOS和NMOS中总是有一个导通,而另一个截止。此时,从图1中可见,由于不存在从VDD到GND的电流通路,因此此时整个pad电路功耗为0。
但是,当输入信号Pi由0变化到1、或由1变化到0的过程中,由于在实际应用中输入信号不可能发生突变,而是在一段时间内逐渐变化的。则在这段变化时间内,可以发现,PMOS和NMOS会出现同时导通的情况。这时,相应地会形成一条从VDD到GND的电流通路,从而产生功耗。
对于以pad电路为基本单元的CMOS集成电路来说,工作时各pad电路的输入信号的频繁变化不可避免,因此这就会导致在信号变化的过程中,pad电路的功耗增加,并进一步使得整个IC的功耗增加。对于当前晶体管密度高度密集和电路规模日益扩大的IC来说,由于功耗增加带来的温度提高对于IC电路的影响常常是致命的:功耗增大使得温度增高,不仅浪费能源,而且会导致IC的部分或全部功能无法实现,严重时甚至会烧毁整个IC,从而造成无法逆转的损坏。
为了尝试解决上述问题,目前业界提出的方法是在满足IC设计性能要求的前提下,通过减小pad电路的尺寸来减小pad电路中的电流。具体来说,在集成电路制造中,单位面积的硅片上流过的电流是固定的,通过减小pad电路的尺寸——即减小pad电路中PMOS和NMOS占用的硅片面积,就能够减小通过pad电路的电流,从而减小pad电路在信号翻转过程中产生的功耗。
但是,由于受到电路性能要求的限制,不可能无限制地缩小pad电路的面积来减小功耗;此外,集成电路工艺发展到目前已经接近原子级尺寸,继续缩小尺寸来减小pad电路的面积将会带来成本的急剧增加。因此上述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并不具有可操作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减小功耗的装置,能够有效降低pad电路的功耗。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体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减小功耗的装置,包括: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NMOS和P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PMOS,PMOS的源极与电源相连,NMOS的源极与接地端相连,PMOS的漏极与NMOS的漏极相连;该装置还包括延时反相电路;
所述延时反相电路,用于当输入信号电平发生变化时,开始关断处于导通状态的MOS管,经过设定延时时间后,开始导通处于关断状态的MOS管。
所述延时反相电路包含一个输入端和两个输出端,所述输入端接收输入信号,一个输出端L1与PMOS的栅极相连,另一个输出端L2与NMOS的栅极相连;当输入信号由低电平变为高电平时,在输出端L2将输出信号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经过预设的延时时间TDel1后,在输出端L1将输出信号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当输入信号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时,在输出端L1将输出信号由低电平变为高电平,经过预设的延时时间TDel2后,在输出端L2将输出信号由低电平变为高电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炬力集成电路设计有限公司,未经炬力集成电路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3429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