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半导体装置、晶体管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34089.5 | 申请日: | 2008-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352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7 |
发明(设计)人: | 陈巨峰;罗宗仁;郭百钧;宋建宪;阙华君;林安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世界先进积体电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1/336 | 分类号: | H01L21/336;H01L29/78;H01L29/06;H01L21/8238;H01L21/84;H01L27/092;H01L2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任默闻 |
地址: | 台湾省新竹***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半导体 装置 晶体管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双载 子-互补金氧半-双扩散金氧半晶体管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双载子-互补金氧半-双扩散金氧半晶体管(bipolar-CMOS(complementary metal-oxide-semiconductor transistor)-DMOS (double diffused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 transistor),BCD transistor,以下简称BCD)是一种系统单芯片 (System on a Chip,SoC)工艺,于1986年由意法半导体(ST)公司研发,这种工 艺能够在同一芯片上制作双载子晶体管(bipolar)、互补式金氧半晶体管 (CMOS)和双重扩散型金氧半晶体管(DMOS)组件。
目前,BCD工艺朝着三个方向发展:高压、高功率、高密度。其中,为 达到高压的要求,需要降低组件的表面电场(reduced surface field,RESURF)。 图1显示一现有技术的P型BCD组件150。现有技术的BCD工艺须于基板 100和外延层102中,利用离子植入和扩散工艺形成一N型埋藏掺杂区(N-type buried region)103;并于外延层102中形成一N型隔离掺杂区(N-type isolation region,N-ISO region)104,其连接至N型埋藏掺杂区103,以隔绝P型BCD 组件150。之后,再于N型埋藏掺杂区103和N型隔离掺杂区104包围的部 分外延层102中形成漏极区108、横向扩散漏极区(lateral diffused drain region)109和源极区110。为了降低组件的表面电场,现有技术的BCD工艺是 利用漏极区108和包围漏极区的横向扩散漏极区(lateral diffused drain region)109。横向扩散漏极区109具有较漏极区108低的掺杂浓度,因此具有 高崩溃电场(breakdown field),但会增加芯片面积和导通电阻(on resistance, Ron)。上述结果会使导通电阻对漏极-源极崩溃电压的比值(Ron/BVdss ratio) 增加,进而影响BCD工艺的可靠度。
在此技术领域中,有需要一种具有高崩溃电场以及低导通电阻(on resistance,Ron)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包括提供一基板; 于上述基板上形成一外延层,其中上述外延层的导电类型与上述基板的导电 类型相同;于上述外延层中形成一第一掺杂区,其中上述第一掺杂区的导电 类型与上述外延层的导电类型相反;进行一退火步骤,以扩散上述第一掺杂 区中的掺质;于部分上述外延层中分别形成一第二掺杂区和一第三掺杂区, 上述第二掺杂区和上述第三掺杂区位于上述第一掺杂区中,且彼此相邻,其 中上述第二掺杂区的导电类型与第一掺杂区的导电类型相反,上述第三掺杂 区的导电类型与第一掺杂区的导电类型相同;于上述外延层上形成一栅极结 构,并覆盖部分上述第二掺杂区和上述第三掺杂区。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半导体装置,包括一基板;一外延层,位 于一基板上,其中上述外延层的导电类型与上述基板的导电类型相同;一第 一掺杂区,位于于上述外延层中,其中上述第一掺杂区的导电类型与上述外 延层的导电类型相反;一第二掺杂区和一第三掺杂区,分别位于部分上述外 延层中,上述第二掺杂区和上述第三掺杂区位于上述第一掺杂区中,且彼此 相邻,其中上述第二掺杂区的导电类型与第一掺杂区的导电类型相反,上述 第三掺杂区的导电类型与第一掺杂区的导电类型相同;一栅极结构,位于上 述外延层上,并覆盖部分上述第二掺杂区和上述第三掺杂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世界先进积体电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世界先进积体电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3408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温镍电池用球形氢氧化镍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加热器联锁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1-00 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半导体或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设备
H01L21-02 .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4 .非专门适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组的单个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导体器件之外的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的测试或测量
H01L21-67 .专门适用于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的装置;专门适合于在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晶片的装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固态组件或集成电路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集成电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